離開王效金的古井集團站在了新的起跑線上。
如棋局般變換的市場格局,很容易讓人感慨,十年前的古井集團向前望去還只有兩家企業,而十年后,映入古井集團眼簾的已是一群。正應了那句老話:“十年河東,十年河西。”
古井集團能否再從河西回到河東呢?
復興之路
最近的古井集團及其控股子公司古井貢(000596.SZ)進行了大刀闊斧的高層整合。
在8月30日召開的古井集團第四屆董事會臨時會上,王德杰辭去總經理職務,聘任王鋒為公司總經理,王鋒還同時擔任著古井貢董事長。
此前一天,王效金等三人被免去古井集團董事職務,曹杰、梁金輝等三人進入董事會。同時,一位古井集團內部人士告訴《第一財經日報》,曹杰也在不久前被大股東亳州市有關方面正式任命為古井集團董事長兼總裁,今年4月,古井集團董事長王效金在家中被有關部門帶走調查后,曹杰的身份一直是“代理”。
同時,古井集團原高管層問題盡管還沒有結論,但王效金“全身而退”的可能性已蕩然無存。在8月,王效金被免去亳州市政協委員會副主席職務。
高管層的最終確定是古井集團人事動蕩的結束,卻是古井集團“復興”之路的開始,發展被擺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
在王效金時代,“改制”是古井最流行的詞匯之一。在《第一財經日報》得到的古井集團2006年、2007年文告中,古井集團都曾痛心疾首地表示:今年必須完成改制。而現在,大股東向古井集團管理層承諾三年之內不再提改制的事,古井振興由外力變為內力。
放棄改制,改由古井自己主導的復興之路該如何走呢?
1985年到1988年,王效金用“負債擴建”的方法,趕在競爭對手之前實現了規模化生產,1989年順利度過了白酒市場蕭條,并為古井帶來了6年的高速增長,之后古井貢又被推向資本市場。但最近幾年古井發展速度日漸落后,利潤和銷售增長趨緩,據2006年公開數據資料,2006年劍南春銷售額為25億元,瀘州老窖(000568.SZ)銷售收入為18.69多億元,古井集團銷售額為24.44億元,其中具體的酒業銷售收入不詳,旗下上市公司古井貢銷售額為9.2億多元,且一度面臨退市風險。
當然,這與古井集團遇到2005年稅負風波,董事長等高管被調查等因素有關,但最主要原因還是出自古井集團內部。“過去我們不敢承認我們有‘病’,現在我們承認我們有‘病’。”古井集團總裁辦主任宋永勝曾如此表示。
當然,內部積弊不只古井一家獨有。整個白酒行業雖然與市場很近,但距離市場化都很遠,與啤酒、紅酒、奶業等行業相比,白酒更加封閉,只不過良好的市場將很多制度弊端掩蓋,變革不像古井集團那樣迫切,但變革是遲早的事情。
一直在較為開放的酒店行業打拼的曹杰,來主導這場變革的時候,這場變革也許將成為整個白酒行業的一個樣板。
換將如換刀
有意思的是,無論是曹杰還是王效金,無論是復興還是改制,二者都在古井集團變革上付出努力。
翻開當年眾多古井集團提供的資料,都可以看到王效金力挺改制的重要理由就是,改制后巨大的外力沖擊能實現古井集團自身的變革,當然,是王效金看到自身變革的不能徹底實現而選擇外力,還是有個人目的?或者二者都有?外界不得而知。
有消息稱曹杰上任后,與員工交流最常提到的就是“改變思路”。
《第一財經日報》目前掌握的資料顯示,古井集團已對公司的15個部門和8個子公司,圍繞節約的關節點,梳理出75個節約方案,推進企業低成本運行。同時,古井集團對物控部門進行全面整合,實行質量、詢價、采購、付款的“四權分離”,僅此一項就節約資金3000萬元。這些還只是曹杰新政的冰山一角。
“對快速消費品企業而言,核心競爭力最重要組成元素之一就是公司最高領導。”證券分析師陳遜對《第一財經日報》說。此言非虛,經常能看到一個高科技公司的興起始于一項技術突破,而快速消費品行業資本壁壘和技術壁壘并不高,一個強悍能干領導人的執著和努力往往成為關鍵要素。
“換將如換刀”,客觀說,王效金的離開給了古井一個機會。
浸淫白酒多年的王效金為古井集團曾經的輝煌作出過貢獻,但無法回避的是,王效金在主政后期出現的錯誤應該為古井集團現在的發展緩慢負重要責任。
作為創業者的王效金必須具有更強決斷能力才能成功。“與王總相比,曹總性格更顯溫和。”曹杰一位部下對記者說。1966年8月出生的曹杰是亳州本地人,進入古井集團后一直負責酒店等業務,而沒有涉及白酒。“思維清晰、穩重、善于用人”,這是曹杰留給古井集團一位經銷商的主要印象。
回歸白酒
在市場層面曹杰面臨的兩個問題頗顯重要:回歸白酒主業;在白酒高端市場作出更精彩的表現。
在上世紀末和本世紀初,行業冬天來臨,各大白酒巨頭紛紛選擇多元化,證券、房產、農產品加工真可謂五花八門。古井集團多元化之路在白酒行業走得最遠。但隨著白酒行業的回暖,曾被視為“夕陽產業”的白酒發展態勢良好。據中國釀酒工業協會數據,2006年白酒產量達到397.08萬千升,累計增長18.20%,在酒行業180多億元利潤中,白酒實現100多億元,占據絕對主導地位。
各大巨頭紛紛出售之前多元化業務,在白酒上集中最主要精力的企業都得到豐厚回報,尤其是在高端市場上下工夫的企業,茅臺、五糧液、水井坊、瀘州老窖、汾酒等。
曹杰顯然已經注意到這個問題,在8月8日的“迎中秋旺季銷售動員會”上,曹杰用一句“主業待興,時不我待”表達了對做強做大主業白酒的緊迫感。“亳州市政府已明確目標,在3到5年內,古井集團要進入白酒行業前三名。”昨天下午,一位古井集團內部人士如此說。
同時,古井集團也正積極調整產品結構,加大高端系列白酒的營銷,淘汰一批滯銷及非盈利的低端產品,目前,以古井貢1963、1979、1984、1995紀年酒為代表的高端形象產品得到更多重視,盈利水平低的中低檔產品價格得到調整,淘汰非盈利產品。
在高端市場,古井集團采用了幽香淡雅型白酒作為自己的“秘密武器”。
據古井集團中報,其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56937萬元,較去年同期增長31.25%,實現營業利潤1285萬元,較去年同期增長374.11%。報告期實現凈利潤987萬元,比去年增長237.5%。實現每股收益0.042元,同比增長250%,其公司業績增長的主要原因是公司主要控股子公司安徽瑞福祥食品有限公司對主營業務收入增長貢獻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