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上半年啤酒行業運行特點及下半年趨勢
(四)品牌集中度越來越高
青島、華潤和燕京啤酒行業寡頭地位的格局日漸清晰,市場布局步伐越來越快,產銷量增長幅度遠遠超過其它品牌,爆發出了很強的品牌競爭力。2006年末行業前三大啤酒商已經占了37%的市場份額。今年一季度,三大啤酒企業增速超過了全國同行企業平均速度,雪花更是達到了40%之多,青島也超過30%以上。
前三大啤酒企業在保證本埠市場份額的同時,都不同程度地進行了全國擴張,青島以山東為基地,并在華南、華東、東北和陜西等地取得了不錯的戰績;華潤雪花從東北起家,靠并購擴張,在東北、四川、安徽、天津、內蒙等地建立了根據地;燕京除繼續保持北京市場龍頭地位外,在華北、東北、福建、廣西、新疆和華中地區發展的也不錯。
(五)調整策略,緩解成本上漲壓力能力得到提高
為了提高利潤,緩解成本上漲帶來的壓力,許多企業通過壓縮成本、調整產品結構等方式,提高中高檔啤酒銷售比例,提高企業的毛利率水平。
青島啤酒在2001年就率先在行業內提出優化品牌結構,以青島啤酒為主要的全國性高檔品牌,輔之區域中檔品牌,在不明確提價的情況下實現利潤率增加,消化了成本上漲的壓力。雪花啤酒實行集中采購制度,對全國的各個子公司所需的大宗原材料統一招標采購,增強了對供貨商的談判能力。金威啤酒技術改進也為啤酒生產在熱能的回收、水循環重復利用等方面節約了成本。
一些企業還采取縮減單瓶容量、售價不變的方式降低成本。燕京將部分產品由640ml減至600ml和500ml,青島也新近推出了500ml的產品。
(六)循環經濟步伐加快
為了節約能源消耗,降低成本,國家大力倡導發展循環經濟,啤酒企業發展步伐較快。
日前,金威啤酒集團利用污水處理時產生的沼氣進行發電的項目經過一個月的試運行,正式宣告成功,開創了中國啤酒行業沼氣發電的先河。燕京啤酒在充分論證和調研的基礎上,對糖化車間煮沸鍋蒸汽進行節能改造,實施回收工程,今年5月中旬投入運行,向節能降耗、打造循環經濟方面進行新的探索。
啤酒行業運行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投資增長過快,產能過剩,加速競爭白熱化
去年,整個啤酒行業效益提升,使得全行業掀起一股產能擴建的熱潮,特別是重點骨干啤酒企業新上項目較多,所建項目產品方案雷同,存在導致產能過剩的隱患。
(二)節能減排考驗啤酒業
我國大力號召發展循環經濟,但是由于啤酒工業是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行業,是全國工業污染排放的重要源頭之一,很難在一時間將設備全部更新,節能減排問題仍是啤酒企業生產中亟待解決的問題。
(三)不正當競爭行為有增無減,惡性競爭事件頻發
我國啤酒銷售量雖然連續三年都保持在10%以上的速度快速增加,但是受一些地方保護的影響,地方企業與外來品牌在爭奪市場中經常發生正面流血沖突事件。美其名曰“深度分銷”的終端連鎖店等壟斷經營行為愈演愈烈。
(四)產品同質化現象依然嚴重,創新力明顯不足,中高端市場競爭力較弱
啤酒屬于大工業生產產品,產品品質相差無幾,隨著企業規模的增大,大型企業要開發新的產品困難重重,導致產品同質化現象嚴重,生產的產品多集中在中低檔次,而中高端產品開發較少。
(五)缺乏行業管理,出現管理真空
國家對酒類市場管理越來越重視,自商務部《酒類流通管理辦法》頒布實施后,酒類國家立法也被提到日程上來。但是目前的《辦法》并未對啤酒的管理做出具體規定,而在工商、質檢等其他部門來看,酒類流通市場的管理主體是各級商務部門,因而導致了管理上的真空。
下半年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國民經濟繼續快速、協調發展,尤其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西部大開發和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以及即將于明年召開的奧運會及其它體育賽事等,將進一步拉動啤酒行業的發展;人們消費需求持續增強,為行業發展提供強大的動力。預計下半年啤酒行業將繼續平穩發展。
(一)競爭進一步加劇
隨著奧運會的日益臨近,各企業為了能夠利用奧運向世界人民展示形象,將會加快市場開拓步伐,營銷費用將會大幅度增加,從而導致市場競爭進一步加劇,競爭主體還將主要集中在華潤、青島、燕京三大主力陣營,重啤、哈啤、金星、金威、藍帶等緊隨其后,從而上演混戰局面,在大力的買送促銷戰中,消費者將成為最終受益者。
(二)淡旺季愈發不明顯
前幾年啤酒還有淡旺季之分,每到秋冬消費量大幅度下滑。而近兩年,特別從去年開始,受健康消費理念和飲酒習慣改變,在冬季飲用的飲用者也開始大幅增多。一些公司的銷售數字對此也能夠有所反映,蘭州黃河披露的一季度凈利潤將同比增長500%以上,雪花首季增長40%多,青島啤酒增長30%以上,預計今后啤酒將進入無淡季時期。
(三)高端酒銷售銷售趨向良好
目前,啤酒高端市場主要被洋品牌占領,如百威、喜力、嘉士伯等,百威啤酒在高檔啤酒市場的占有率達到50%。國內企業在占領了酒店、商超渠道后,看準高端市場,逐漸推出了具有時尚的包裝以及啤酒新口味的中高端產品。
雪花看準高端,在全國推出的“零點”、“勇闖天涯”中高品牌,現在銷售趨勢良好;燕京、青島、珠江等企業的高端產品也都相繼出現了旺銷勢頭。國產啤酒介入后,中高端市場即將結束國外啤酒一統天下的局面。
隨著國內企業中高端產品的介入,國外企業已經感覺到市場壓力,開始尋找多渠道銷售通路,以前在商超很難見到其身影,這兩年商超中其所占排面越來越多。
(四)圈地運動放緩,市場力度加大,廣告宣傳進入爆發期
上半年,啤酒企業圈地運動如火如荼,雪花兼并、擴產了近10個企業,燕京、青島、金威等也都相繼進行擴張。大范圍的擴張后,企業將進入基礎設施建設、新產品研發、產品銷售等調整期。為此下半年,啤酒兼并事件將減少,而新品上市促銷活動、廣告宣傳等營銷表現將增多。
(五)循環經濟備受關注
受價格過低、生產成本、營銷成本增高的影響,利潤增長幅度緩慢,啤酒企業都在尋找控制生產成本的方法。
啤酒行業屬于高能耗產業,老的啤酒工藝、設備等使電、煤、水、糧都處于高消耗狀態,而近兩年,電、水陸續出現消耗災荒,為此國家提出發展循環經濟,促進企業降低消耗,同時也降低了企業生產成本,推動行業整體盈利水平,為此低利潤的啤酒行業對此倍加關注。
上半年一些企業對現有工藝、設備進行改造,隨著上半年圈地結束,進入基礎設施建設期,在這一時期,發展循環經濟將成為熱點。
(六)農村啤酒市場將更加活躍
2006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759元,比上年增長12.1%,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達到3587元,比上年增長10.2%。收入水平的提高帶動了消費增長,去年增長幅度在15%以上,預計今年也將保持在15%以上。
雖然農村消費市場增長較快,但農村啤酒市場的培育還遠遠不夠,各品牌由于受代理商忠誠度不高、缺乏物流配送體系等影響,缺乏對農村消費者的有效引導和市場開發,如何引導和激發農村消費者的消費熱情成為當前各啤酒企業應該關注的問題。
我國“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建設步伐加快,其配送體系逐漸健全,啤酒企業將會借助其專業性、穩定性、網絡廣泛性,將產品向農村各個角落輻射,拉動農村酒類消費的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