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汾酒的釀造過程中,影響汾酒質、數量的原因有很多,如原料、地理環境、自然氣候、工人操作水平,哪個方面控制不好,都會導致汾酒質、數量的下降。下面以汾酒廠股份有限公司釀酒五車間生產情況為例,從釀酒配料方面粗淺地談談汾酒優質高產的規律。
汾酒廠釀酒汾五車間是萬噸生產區成立最早的一個車間,1993年成立到現在,它已走過15個年頭。15年中,該車間經歷了14個生產周期,表一是該車間14個生產周期生產的質、數量統計。
從表一中可以看出,釀酒五車間在14個生產周期中,其中有6個生產周期特優率完成6%以上,有5個周期特優率接近6%,連續有兩個周期特優率達10%以上,有四個周期出酒率達46%以上。
總體上看,釀酒五車間的生產在公司的兩大釀酒分廠96個班組中,不算公司最好的。但他們有個特點,就是在
文章來源華夏酒報公司考核的兩項主要指標,即出酒率、特優率中,總有一項要在8個車間排前一二名的水平。筆者就他們生產最好的周期進行了跟蹤了解,得出汾酒優質高產的規律。

從表一中我們可以看到,釀酒五車間在九五至九六生產周期,全車間出酒率達44.88%,特優率達11.63%。
筆者統計了他們車間九五至九六周期12個班組大X15對時的化驗酸度(表二)。

從表二中可以看出,全車間12個班組,每個班組的特優率都在8%以上,都比計劃提高2%以上,而他們每個小組全周期,大X15對時化驗酸度平均都在1.3和1.4之間。
這不是偶然的,而是12個組,一個周期都是這樣。也就是說,以酸控酸就是要求我們釀酒班組努力把大X15對時酸度控制到1.3到1.4之間,酸度小了,酒質寡淡;酸度大了,雜味酒居多,并且出酒率也低。
那么,如何才能保證大X15對時化驗酸度不低于1.2,不高于1.5呢?關鍵就是在配料過程中,靈活調整水分和入溫。一般情況下,氣溫在10℃以上時,紅糝入缸水分在53%,入溫寧低勿高,最好是兩次冷散;氣溫降到10℃以下,紅糝水分53.5%,入溫在15℃—17℃之間。
轉載此文章請注明文章來源《華夏酒報》。
要了解更全面酒業新聞,請訂閱《華夏酒報》,郵發代號23-189 全國郵局(所)均可訂閱。
編輯:樂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