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白酒包裝設計的個性化
白酒的銷售范圍廣泛,而我國優質酒產地多在水質優良的山地,如貴州茅臺、瀘州老窖、山西汾酒、陜西西鳳、郎酒等都是名泉老窖。然而,地域文化特色在我國酒品包裝上卻看不出或者并不明顯。要知道,在白酒產品同質化越來越嚴重的現在,越具有個性化、地域性、民族性、人性化的產品包裝,越具有競爭力。
比如汾酒的白瓷瓶包裝,青花裝飾顯得婉約雅致,牧童圖案呼應使汾酒揚名天下的千古名句“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使汾酒充滿詩情畫意。
拴麻繩的做法“酒鬼酒”用得最早,那時的“酒鬼酒”包裝給人一種粗獷、不拘一格的感覺,加上“酒鬼酒”的品質,很快贏得消費者認可。
“小糊涂仙”酒瓶采用的是類似茅臺酒的圓柱型瓷瓶,之所以采取這種跟風的包裝策略,“小糊涂仙”的目的很明顯,因為“小糊涂仙”要通過這個舉措讓消費者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最后達到“茅臺鎮傳世佳釀”的認知效果,這樣它就根正苗紅,或者“系出名門”了。所以,包裝策劃又要跟它所要達到的商業目的有關,有時候通過模仿可以加速被消費者認知,別出心裁更容易讓消費者將你的產品和競爭對手區分開來。
有的白酒包裝采用的藝術形式由名稱引申而來,如國粹酒就采用了中國傳統的京劇臉譜。京劇是中國的“國粹”,白酒本身也是中國國粹,將二者合而為一更加體現了酒的品質與酒文化。
還有詩仙太白酒,詩仙李白,字太白,唐代偉大詩人,詩名滿天下。詩仙太白的八方酒在包裝上就采用了李白的詩句作為底紋,印于盒體上,名稱與詩句相得益彰,體現了酒的高雅品質。
二、白酒包裝
文章來源華夏酒報的檔次與設計
包裝并非以嘩眾取寵取勝,在市場競爭中應本著實事求是的精神,是何等級別的酒,包裝設計就應反映出同級的檔次,不能魚龍混雜。一般來講,白酒包裝可分為中低檔、高檔、極品(珍藏或紀念)酒包裝。
三、中低檔酒與包裝
中低檔酒通指價格比較實惠的白酒,中低檔酒進行包裝設計時,由于要考慮成本因素,其在包裝材料、制作工藝等方面都會受到限制,因此,包裝的表現力會有一定影響。但絕不是說中低檔酒包裝就沒有文化表現力,好的創意、好的定位、恰到好處的表現形式一樣可以設計出優秀的、較低成本的包裝。
我們在創意低檔孔孟家酒時,充分了解了當地文化和品牌內容,結合現在的白板紙普通工藝而設計,不僅外觀大方而且生產成本低,滿足了低檔白酒包裝的設計需求。
四、高檔酒與包裝
高檔酒通指價格較高,包裝精美,比較講究的、有文化品位的白酒。高檔酒包裝是隨著酒鬼酒的出現而出現,水井坊的大獲成功而升溫。
白酒企業為避開新消費稅政策的負面影響,紛紛推出高檔品牌,轉向爭奪高端酒市場,這已成為當前白酒發展的主流趨勢。目前,我國高檔白酒競爭格局大概可劃成4大陣營:五糧液、茅臺兩大老品牌處于第一陣營;以水井坊、酒鬼酒、國窖酒1573等為代表的強勢品牌處在第二陣營;以西鳳酒、舍得酒、大成明窖精品系列、天長地久等為代表的次強勢品牌處于第三陣營;第四陣營則是以中小企業為代表的區域品牌或雜牌軍。高檔酒的品牌分布數量最多,有相當部分的廠家都推出自己的高檔品牌。名優企業有高質量的產品品質保證及厚重的文化作為支撐,把高檔酒做得有聲有色,而大多數二流品牌及小企業的高端產品大都境遇荒涼。
而要做高檔酒須具備以下3個條件:
1.產品優勢。包括產品質量、產品個性和包裝,產品的價值與價格及釀酒環境、釀酒工藝等。
2.品牌價值。包括品牌形象、品牌文化,即產品、包裝、文化、傳播、促銷、價值的因素。
3.品牌文化。包括企業文化與人文精神、審美文化、釀酒文化等文化價值取向。
所以說,不是所有的高檔酒包裝都要金玉其外,筆者并不是反對富麗堂皇,但不能矯揉造作,應處理得當。有些人喜歡樸素,樸素不等于寒酸,也不等于無裝飾,更不等于不高檔。王朝文在參觀三峽石時,對收藏家說:“得天獨厚,貴在自然。”也是這個道理。總的來說,高檔酒匯集優良品質、悠久歷史、個性化品牌特征、高價值享受等因素,是文化酒的新產物。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