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調查機構歐睿信息咨詢公司(EuromonitorInternational)報告稱,在以中國和印度為首的亞洲市場,隨著國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啤酒已經成為一種流行飲品。即使在新加坡、泰國和越南等市場規模較小的國家,啤酒消費也十分興盛。
亞洲啤酒消費活躍
新加坡Timbre酒吧連鎖的董事總經理Edward Chia說:“我堅信亞洲的經濟增長將推動消費的持續提高?!?
Edward Chia認為,人們飲酒往往先從喝啤酒開始,然后逐漸嘗試葡萄酒和烈性酒。酒類市場也是如此,一開始先流行啤酒,隨后是葡萄酒與烈酒。
歐睿報告稱,亞洲是全球啤酒銷售最活躍的地區。2003年—2008年間,亞洲啤酒保持著8%的年平均增幅。其中,中國是世界最大的啤酒市場,而印度的酒類市場年增幅也高達12%—15%。預計未來幾年,亞太地區的啤酒增幅將超過全球啤酒市場,2009年—2010年將增長7.5%,高于全球平均增幅的4.1%。
這就難怪在歐洲、日本和美國等成熟市場消費趨緩之時,全球酒精飲料生產商紛紛加大了在亞洲的并購力度。
分析師指出,未來亞洲市場還將有更多的并購發生。
歐睿預計,中國酒精飲料的人均消費量將從2008年的37.8升增至2013年的53.4升。
同期,新加坡和泰國的人均酒類消費量將分別從2008年的21.1升和48.4升,增至23.1升和61.4升。
歐睿分析師Marlous Kuiper說:“為了在本地區開展或加強業務,未來數年中,啤酒業還會有更多并購發生,尤其在韓國和日本這兩個成熟市場以外的地區?!?BR>
中國和印度最受關注
全球酒精飲料生產商密切關注中國和印度市場,雖然這兩個國家也未能幸免于金融危機,但經濟年增長率仍有望分別達到8%和6.3%,可支配收入的上升也將帶動酒精飲料的消費。
帝亞吉歐、麒麟控股等啤酒業巨頭也紛紛加大了對中國和印度市場的開發力度。
據歐睿信息咨詢公司數據顯示,中國啤酒市場2007年總容量約為近300億美元,而2001年僅有170億美元。日本這一成熟啤酒市場2004年曾達到510億美元,此后一直下滑,2007年降至425億美元。
歐睿分析師Kuiper女士說:“隨著人口的不斷增長,中國和印度的啤酒消費將占到亞洲市場的大半。但越
文章來源華夏酒報南和泰國等市場也不乏機會。2008年,這兩個市場均取得了強勁增長。新加坡作為一個成熟啤酒市場,卻沒有出現英國和美國市場那樣的衰退,啤酒消費依舊旺盛?!?BR>
Timbre酒吧的Chia說:“年輕的新加坡人不像以往那樣只熱衷于虎牌啤酒,而更多地轉向喜力、艾丁格(Erdinger)、健尼(Kilkenny)等進口品牌?!?BR>
日本啤酒巨頭麒麟控股也看好東南亞市場的發展潛力,目前正與菲律賓生力集團洽談收購其海外業務。
今年上半年,麒麟收購了生力啤酒48%的股份,還以25億美元將澳大利亞第二大啤酒生產商Lion Nathan納入旗下。
亞洲各國消費者對進口啤酒的追捧,為酒精飲料巨頭們帶來了福音。
在印度,酒類關稅的下降使進口啤酒價格放低了身價。加之2005年,印度政府允許啤酒和葡萄酒在超市銷售,更進一步推動了印度酒類市場的發展。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數字,印度年人均啤酒消費量已從2003年的0.3升增加到2008年的2.3升。
轉載此文章請注明文章來源《華夏酒報》。
要了解更全面酒業新聞,請訂閱《華夏酒報》,郵發代號23-189 全國郵局(所)均可訂閱。
編輯:張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