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文章來源華夏酒報sp; 對于華潤雪花收購杭州西湖啤酒朝日(股份)有限公司55%股權這種結局,深圳蘇賽特商業數據有限公司董事長李保均向《華夏酒報》記者表示,在中國啤酒市場,兩個競爭對手合作經營一家企業的情況本身就很不靠譜。畢竟,一方面共同持股第三個品牌,另一方面在同一市場上又分別有自己的主品牌參與競爭,不利于企業進行競爭和市場管理。實際上,也可以說雪花和青島完全沒有合作經營第三家企業的基礎。
實際上,青島啤酒并未喪失在杭州的機會,青島啤酒以1億元左右的成本獲得了杭州紫金灘酒業20萬千升左右的產能,足以鞏固其并不占優勢的華東市場,而且,青島啤酒將在廣東揭陽建立新的生產基地,也可以鞏固占據優勢的華南市場,同時輻射華東市場。
對華潤雪花來講,在增持西湖啤酒之前,其也進行了不少并購的大手筆,再三出擊全國市場。例如,收購江蘇大富豪啤酒有限公司49%股權及上海亞太啤酒有限公司100%股權、100%全資收購河南商丘藍牌啤酒公司。未來,其還有可能接手茅臺啤酒,而這背后都要求雄厚的資金鏈做支持。
對此,李保均表示,啤酒巨頭在并購上都有自己的政策方針,并購資金的來源也不盡相同。
“從雪花母公司華潤創業公布的財務數據看,雪花啤酒一年的盈利并不多,不足以支撐它這么多年來如此巨大的擴展行為。從蘇賽特商業數據的終端市場數據看,雪花在終端市場的投入產出比不高,也不足以支撐其這么大規模的擴張。因此,雪花的收購,除了部分來源于其市場盈利外,大部分的資金來源于其他渠道。包括母公司華創和SAB的追加投資,以及資本市場的融資。”李保均指出,“相對來說,青島啤酒、燕京啤酒以及百威英博,其擴張的來源主要依靠自身盈利。”
根據2011年第一季度公布的啤酒巨頭的凈利潤來看,青島啤酒為3.93億人民幣,燕京啤酒為0.3725億人民幣,雪花啤酒為0.16845億人民幣。而據統計,目前,新建萬千升酒產能成本約為1500萬—2000萬元,但是并購成本已經高達3000萬元—4000萬元。
青島啤酒、燕京啤酒都是上市公司,必然對企業的財務報表提出較高的盈利要求,因而企業在收購過程中會受到這一因素制約,而華潤雪花屬于華創和SAB的非上市資產,還處于投資階段,收益來源于更長遠的上市而非眼前的市場盈利,受到業績壓力小,所以并購才能“出手闊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