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進口啤酒運到中國口岸成本價是2元人民幣一聽,但是它的售價在成都一家五星級賓館可以達到60元一聽,”四川大學經濟學院國際經濟與貿易系主任肖慈方對早報記者說。據肖慈方介紹,層層流通與經銷環節是進口食品價格虛高的主要原因。
例如,上述德國品牌啤酒中國總代理將進口成本為2元一聽的啤酒以8至10元的價格賣給國內經營商,國內經銷商再交予營銷公司銷售,營銷公司再提供給普通消費者或各大酒店,一聽啤酒的價格能夠翻30倍。
如果德國啤酒的價格略顯夸張的話,整個進口食品行業在中國的利潤率也讓人咋舌。一家進口食品中國代理商對記者表示,目前進口食品的利潤在國內基本在40%-60%不等(毛利潤,下同),比如一盒餅干進貨價如果在5元,零售價基本在8-12元不等。而洋酒系列產品的利潤基本在80%以上。
該代理商還表示:“事實上進口食品基本跟國內一些食品的口味差不多,只不過包裝不同,吃起來的口感有所區別罷了。”50%左右的利潤還僅僅是零售商通過食品進口代理商進貨獲得的利潤,而國外同一食品在國內銷售的價差之大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