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相比于白酒行業、葡萄酒行業相繼攤上“大事兒”,啤酒行業似乎處于不溫不火的平穩狀態:4902萬千升的產量、3.1%的增幅,并未超出理性業內人士的期望之外。
但若我們對啤酒行業這一年的運行特點加以深入剖析,卻能解讀出一些不同于以往的趨勢和信號:占行業比例較小的集體控股企業,其銷售增幅明顯;小型啤酒企業普遍實現了快速增長;個性化微釀啤酒愈加受到市場認可。啤酒行業或將邁入“多極”發展的新階段。
產業增長平緩,
小型企業“活力”領跑
根據中國酒業協會公布的數據顯示,2012年我國啤酒產量完成4902.0萬千升,比上年同期增長3.1%,這也是近十幾年來啤酒產量增幅最小的一年,產量凈增145.5萬千升,人均占有量為36.2升,與上年數字基本持平,與全球人均啤酒飲用量相比,這一數字同樣非常接近。
在產量微增長的同時,2012年啤酒行業實現銷售收入1611.7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6.8%,高于啤酒產量增幅,但是在所有酒種中仍是增幅最低的,每千升啤酒銷售收入比上年增長3.6%。結合這組數據來看,啤酒產品在市場上的議價能力有所提升,但與其他酒種相比差距很大,過度價格競爭的態勢仍然很嚴峻。
對于這種平緩增長的行業態勢,中國酒業協會啤酒分會秘書長何勇分析道,當前,國內經濟處于結構轉型期,增長區域平緩,拉動內需政策促進消費市場需求快速上揚還需要一個間歇性過程,消費增長動力難以維持高速水平,消費市場信心和預期不穩,消費結構正在尋求新的平衡狀態。“啤酒行業呈現出的發展態勢與此非常吻合,因為啤酒產品是低價值的快速消費品,相比較其他酒類產品,更能直觀反映出大眾消費水平,具有普遍性和規律性,甚至具有一定的先導性和預見性。”
而從更加微觀的層面來看,啤酒行業內部發展并不平衡。按控股情況進行分類,國有控股啤酒企業占行業總數的22.02%,銷售收入占總額的27.6%,銷售收入同比增長僅有4.07%;外商控股啤酒企業占行業總數的21.83%,銷售收入占總額比例29.4%,增幅為6.30%;私人控股啤酒企業占行業總數的比例高達36.31%,銷售收入僅能占到行業總數的21.7%;而集體控股啤酒企業雖然僅占行業總數的4.17%,銷售收入占總額比例的5.5%,銷售收入增長比例卻高達11.64%,是國有控股企業的兩倍還多,遠遠跑贏了行業“大盤”。
2012年我國啤酒業銷售收入按控股情況分類比值表
2012年我國啤酒業銷售收入按企業規模分類比值表
數據來源:中國酒業協會啤酒分會三屆六次理事會(擴大)會議工作報告
小型啤酒企業同樣表現出高人一籌的發展“活力”。2012年,我國大型啤酒企業占行業單位總數的5.56%,銷售收入占總額比例的28.5%,銷售收入同比增長9.47%;中型企業占行業總數的46.23%,銷售收入占比51%,銷售收入同比增長僅為1.49%;小型啤酒企業占行業總數48.21%,銷售收入所占比例很低,只有20.5%,但2012年的銷售收入同比增長卻高達18.01%。
何勇對于這種內部落差的看法是:“啤酒行業在保持產銷規模總量穩定的同時,接下來將會形成集團企業持續擴大,而微型企業快速增加的產業格局。”
相比于幾年前,巨頭企業“跑馬圈地”,大手筆的資本整合行為層出不窮,啤酒行業的資源和市場格局呈現高度集中化趨勢。而時至今日,受外部經濟環境的影響,以及消費者需求日益多元化和個性化,啤酒行業競爭壓力加劇,如果說多年來啤酒市場的競爭更多體現為戰略版圖上的資本博弈,那接下來勢必演變為局部戰場上的針鋒相對,不同定位的啤酒企業都有新的市場提升空間,當然,這還需要營銷和管理等基礎層面的優化提升作為基礎。
啤酒行業的內部落差,正是“多極化”發展的前期預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