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瓦倫丁啤酒榮獲德國DLG食品生產標準及最佳口感金獎后,值德國啤酒釀酒法典《純釀法》頒布500周年之際,3月23日上午,瓦倫丁啤酒在2016成都春季糖酒會的舞臺上迎來了進口啤酒行業的一大盛事——“匠心德啤 榮耀500年”首屆瓦倫丁德國啤酒論壇的盛大舉辦。為了致敬《純釀法》,Karlsberg Brauerei總裁、德國釀酒協會董事、德國啤酒出口協會主席Mr. Udo Helfgen首次蒞臨中國,和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中國酒類行業協會、啤酒專家學者、新聞媒體及近300名經銷商共襄盛舉,一同探討德啤時代的財富新模式。
本屆論壇,重量級嘉賓悉數到場,智慧的火花燃起一場思想盛宴。首先,十屆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副主任、原國家外經貿部副部長周可仁深入剖析了進口啤酒行業的商業模式。接下來,中國酒類流通協會會長王新國從酒類流通商業圈的角度分析了渠道對酒類營銷的重要意義。而后,中國副食流通協會會長何繼紅從行業協會合作等方向探討了新時期行業之間合作對酒業發展的促進作用。此后,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副院長、中國酒業協會副理事長、啤酒原料專業委員會理事長張五九從產品研發、行業交流的角度出發,展望了中國啤酒行業的未來。不
《純釀法》作為德國啤酒釀造工藝的圣典,一直以來,被奉為金科玉律嚴格執行。每一罐德國啤酒,都深深打下了《純釀法》的烙印。瓦倫丁啤酒已經成為中國市場德國進口啤酒的最大單品。品利(上海)食品有限公司總裁助理兼市場總監趙宇寧先生,詳細講解了品利公司如何以“運營全球食品資源的中國品牌創新公司”為定位的商業模式,如何與全球領先的食品制作企業進行緊密的戰略合作,實現中國美食品牌與全球生產體系完美嫁接的品牌運作模式。鑒于瓦倫丁啤酒在市場上的卓越表現,中國酒類流通協會授予瓦倫丁啤酒“中國市場德國啤酒進口量領先品牌”榮譽,并在論壇期間進行了頒獎。
德國領先?品質為王
相關數據顯示,我國2015年的啤酒進口總額達到5.7億美元,實現了42.5%的同比增長,創造了歷史記錄。在進口啤酒市場中,德國啤酒以34.9%的市場占有率位居榜首。由此可見,德國啤酒在進口啤酒的集中度最高,凸顯了中國消費者對德國制造、德國品質的高度認可。瓦倫丁啤酒在德國啤酒的大品類中,用品牌化運作方式,逐漸成為德啤的代名詞。
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副院長張五九在分享中說,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酒行業敞開國門加強和世界各國的經濟交流,進口啤酒品牌的進入,使得啤酒市場的變化越發多樣化。加強中德兩國間在啤酒行業內的交流探討及相關領域的合作,將成為啤酒行業發展的新思路。
隨著世界更加多元,選擇更加多樣,要在不斷細分的市場中脫穎而出,對品質的堅守依然是王道。德國啤酒之所以在消費者心中能夠刻下“高品質”的烙印,源于幾百年如一日的標準化生產。品質是品牌的生命線,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堅守產品品質,將醇厚的口感、馨郁的酒香滲透在品牌符號中,才能在消費者心中形成獨一無二的印記。
德國原裝?向經典致敬
早在公元1516年,巴伐利亞公國的威廉四世大公頒布了《純釀法》,規定德國啤酒釀造只能以大麥芽、啤酒花、水和酵母四種原料制作。
論壇上,卡爾斯堡釀酒公司作為德國啤酒出口量第三、啤酒產能第五的啤酒釀造企業與品利(上海)食品有限公司共同簽署了戰略合作簽約儀式。席間,Karlsberg Brauerei出口總監將德國農業協會授予瓦倫丁啤酒“DLG食品生產標準及最佳口感金獎”的榮譽證書轉交給瓦倫丁,這份榮譽的獲得是瓦倫丁啤酒原裝品質的最好鑒證。
德國文化? 匠心之用心
文不按古,匠心獨妙。瓦倫丁啤酒作為德啤文化在中國市場的倡導者,從啤酒杯開始,向中國消費者講述德國啤酒的文化內涵,可謂匠心獨運。作為對本屆論壇的獻禮,品利公司特制了四種杯形,分別對應黑啤、小麥、拉格和烈性四種類型的啤酒。這份帶有濃郁德國氣息禮物將引領中國消費者感受真實德國啤酒文化。
中國酒類流通協會會長王新國在論壇中說,中國消費者對進口啤酒的認同,一方面是口感多元化的發展趨勢,另一方面也是體會不同文化的需求。用不同類型的啤酒杯講述啤酒背后的故事,是不同國界間文化傳遞的有益嘗試。
匠心是別出心裁,也是一如既往。五百年的傳承,五百年的堅守,凝聚了數代人對品質的追求。在歲月斑駁的樹影里,窺見了德國啤酒對“匠心”最透徹的詮釋。五百年,啤酒花、大麥芽還是各自的樣子,德國啤酒也依舊散發著威廉四世酒杯中的醇香,從未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