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家公司經營性現金流量凈額共計39.45億元,同比上升20.57%(燕京啤酒和華潤啤酒尚未披露)。經營性現金流量凈額排名前三位的是青島啤酒(27.75億)、珠江啤酒(7.22億)和重慶啤酒(4.48億),其中青島啤酒(+64.10%)和重慶啤酒(+8.21%)增速為正。
歸屬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共計31.04億元(燕京啤酒數據尚未披露),同比下降7.44%。凈利潤規模排名前三位的是青島啤酒(17.13億)、華潤啤酒(13.74億)和珠江啤酒(0.83億),凈利潤增速排名為正的是珠江啤酒(38.33%)、華潤啤酒(13.74%),后兩位的是重慶啤酒(-190.41%)和青島啤酒(-13.92%)。
4家上市公司啤酒毛利率為45%(燕京啤酒數據尚未披露),同比減少3.06個百分點(主要由于重慶啤酒和華潤啤酒更改攤銷方式)。其中毛利率分別為珠江啤酒(41.06%)、青島啤酒(37.79%)和重慶啤酒(36.94%)和華潤啤酒(31.07%)。
綜合凈利率為4.14%(燕京啤酒數據尚未披露),同比減少0.17個百分點。凈利率分別為青島啤酒(6.2%)、華潤啤酒(4.75%)、珠江啤酒(2.36%)和重慶啤酒(-1.99%)
銷售費用率、管理費用率和財務費用率三項之和為22.49%(燕京啤酒數據尚未披露),同比不變。銷售費用在三項費用中占比最高,綜合為15.59%,同比降低0.39個百分點,分別為青島啤酒(21.37%)、珠江啤酒(17.05%)、華潤啤酒(16.28%)和重慶啤酒(14.74%)。
2016年3月,華潤雪花回購了新百威英博手中的雪花股權。受一系列反壟斷條例的限制,新百威短時間內無法顯著提升在中國市場的市占率,推廣高端品牌提高盈利水平的訴求更為強烈,同時與唯一參股上市公司珠江啤酒的合作有望加強。面對更加強大的新百威,其他啤酒公司更加應該未雨綢繆,抱團取暖。我們認為華潤啤酒與燕京啤酒結盟的概率上升,具體方式可能借華潤啤酒實施增發或者燕京啤酒進行改革的契機,在兩家公司的大股東層面進行單方面股權合作或者交叉持股。雙方牽手既完成了融資或者改革等各自短期目標,又實現了強強聯合,唯有此類合作才有可能降低國內企業被新百威逐個蠶食的風險。
綜合來看,經過14和15年的調整,我們認為啤酒行業的盈利狀況將出現拐點式變化。主要原因:一是啤酒消費進入成熟期,龍頭企業低價爭搶份額已不合時宜,“求份額”轉向“求利潤”將成為趨勢;二是啤酒行業CR5接近80%,競爭格局初步穩定;三是因為股權激勵、股東更換等原因,多數啤酒上市公司改善業績動力提升。基于上述分析我們認為啤酒板塊整體都將迎來投資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