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2019(山西·杏花村)比利時布魯塞爾國際烈性酒大獎賽的主會場已經佇立起了很多國際及地區的旗幟,20歲的CMB大獎賽正式開始了她的汾陽杏花村之旅。大獎賽吸引來自59個國家和地區的1750款酒品參賽,創歷史之最。比利時布魯塞爾國際酒類大獎賽是全球三大酒類賽事之一,被譽為“酒中奧斯卡”。創辦于1994年的大獎賽每年舉辦一次,自2005年起在全球巡回舉辦,先后選擇了里斯本、波爾多等世界著名“酒都”作為大賽舉辦地。此次選擇汾陽杏花村,也為中國白酒與世界酒業搭建了新的橋梁。
穿越時光長廊,寫就汾酒國際化征程的兩個“百年”
主會場的一側,早早就搭起了時光長廊,長廊這頭寫著1915,那頭寫著2019。站在這兩個特殊的時光節點,剛好是一百年前的中國白酒首次走出國門,和一百年后的誠邀世界名酒匯聚汾陽杏花村,同臺競技,探究世界烈酒品類的不同風格與獨特之美。
1915年,巴拿馬萬國博覽會在美國舊金山舉行,汾酒在這場世界級的博覽會上大放異彩,一舉奪得賽會最高獎——甲等大獎章,時任美國總統的伍德羅·威爾遜還收藏了一瓶,并表示要到圣誕節時,才能“讓全家人一起品嘗”。
這次中國名酒的抱團出海也被業內人士看作是中國白酒國際化的起點,時間剛好在一百多年前的1915年。上個世紀,中國積貧積弱,白酒這個來自中國的飲品,并未得到應有的地位。
彼時的汾酒公司還僅是一個年產量只有二三十噸的義涌泉小作坊。民國年間,汾酒銷量位居中國白酒業第一;新中國成立后,汾酒的產量和銷量一直名列行業第一,被尊為白酒領頭羊“汾老大”。
而一百多年后的今天,是中國白酒國際化的新起點。2019年,汾酒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李秋喜提出了行業發展“新周期”。現今,汾酒集團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當代中國酒都,擁有汾酒工業園區、保健酒工業園區、發展區、老作坊、杏花村酒板塊和個性化酒板塊等六大部分產業布局。
站在中國白酒發展“新周期”的原點,汾酒誠邀來自世界各地的1750款烈酒匯聚汾陽杏花村,開啟了汾酒從“走出去”到“請進來”的國際化變革。改革后的汾酒集團正以全新的面貌迎接來自世界的挑戰。從競技到競合,汾酒用兩個“百年”實現改革,從最早的工藝變革,到后來的體制變革,汾酒必將在白酒發展的“新周期”中跑出汾酒速度。
十里酒城飄香,汾陽杏花村國際化進行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唐代大詩人杜牧一首《清明》,讓“杏花村”家喻戶曉、享譽華夏,自此,杏花村就成為了美酒產地的代名詞。汾陽杏花村地處晉中盆地西緣,東臨汾河水,西依呂梁山,自古便是“秦晉旱碼頭”,其釀酒歷史悠久,酒文化底蘊深厚,杏花村更是谷物釀造的發祥地,是汾酒的故鄉。
2019(山西·杏花村)比利時布魯塞爾國際烈性酒大獎賽的行程設計、視覺系統靈感正是來自于此。
經考古證明,杏花村早在6000年前就開始釀酒。盛唐時期,杏花村的釀酒作坊達到72家,曾有“杏花村里酒如泉”“處處街頭揭翠簾”的詩文。可以說,汾酒6000年的釀造史、1500年的成名史、800年蒸餾史、300年的品牌史和100年的世界史,正譜寫著中國白酒的傳奇。
2017年,對于汾陽杏花村這個古老的白酒產區而言,卻有著不同尋常的意義,在中國酒業協會主辦的上海國際酒博會上,全國最大的清香型白酒生產基地——山西呂梁被授予“世界十大烈酒產區·呂梁產區”的稱號,成為呂梁白酒行業的“世界級”名片。當然,成績也是有目共睹的。2018年全市白酒產量達到13余萬千升,同比增長20%;產值完成114億元,同比增長40%。
而汾陽杏花村作為呂梁產區的核心產區,把十里酒城用一磚一瓦搭建起來。位于園區內的中國汾酒城建于2010年,投資100億元,占地5.5平方公里,占地面積相當于兩個平遙古城,建筑面積相當于10個北京故宮,100多座仿唐、宋、明、清的建筑氣勢恢宏,綿延10公里的城墻可儲酒20萬噸。與毗鄰的原汾酒集團廠區加起來共占地1萬畝,年產白酒可達15萬噸,是集群化白酒生產的典范。
十里酒城飄香,又吸引來了素有世界酒界“奧斯卡”之稱的比利時布魯塞爾國際烈性酒大獎賽,作為“世界十大烈酒產區”呂梁產區的核心組成部分,汾陽杏花村的國際化征程也開始了……
隨著2019(山西·杏花村)比利時布魯塞爾國際烈性酒大獎賽的舉辦,必將有越來越多的中國白酒品牌、產區被西方市場認可、接納,帶有獨特文化屬性的中國白酒更值得被細細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