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berto Fernandez of Torres China, has seen lots of ups and downs during his 20 years with the company. Now he's witnessing the latter and doesn't expect a rebound soon.
China's wine market has not aged well of late. Double-digit growth for bottled imports was the norm for a dozen years but 2018 saw volume drop 9 percent and value flatline versus 2017. The slide continued in 2019, with imports down 14 percent by volume and 20 percent by value the first six months.
“中國的葡萄酒市場經歷了又一個繁榮期后,情況正在變得越來越艱難,從業人員‘傷亡慘重’。”作為主要進口商及分銷商的桃樂絲中國(Torres China)執行合伙人,Alberto Fernandez在公司工作的20年間經歷了風風雨雨。
現在他正在經歷著這一現狀,并且預測市場不會很快反彈。
目前,中國的葡萄酒市場尚未成熟。雖然瓶裝進口酒的兩位數增速是十年來的常態,但與2017年相比,2018年的進口量下降了9%,進口額持平。2019年繼續下滑,前六個月進口量下降了14%,進口額下降了20%。
與此同時,葡萄酒進口商的數量也在減少。根據China Business Network的一份報告,2018年中國有6400多家瓶裝葡萄酒進口企業,而目前這一數字已經銳減到4100多家。
那些指望本土葡萄酒品牌填補市場空缺的想法也都沒有實現,2018年中國的葡萄酒產量還未達到2012年峰值的一半。
總體來看,當前經濟形勢具有不確定性,尤其是中美貿易戰加劇了這種情況。西班牙葡萄酒專家、佛山市古德酒貿易有限公司老板Carlos Miranda說:“中美之間的貿易戰已經席卷了許多領域,包括葡萄酒。我們不要忘記,葡萄酒在中國不是必需品。”
Fernandez說,許多進口商積壓庫存的同時,又遭遇了銷售的下滑,這造成了雙重打擊。他指出,由于企業支出的不穩定,餐廳、酒吧和酒店等即飲渠道的銷售很容易受到影響。因為這些場所的半數葡萄酒消費來自昂貴晚宴的“干杯”文化。
然而,從電子商務到商店貨架,整個中國市場的銷售都很困難。在40多個中國城市出售其波爾多家族酒莊葡萄酒的Helene Ponty也感受到了這一現狀,“我看到,當我的餐飲行業客戶準備晚餐時,他們很難吸引人們來消費。”
銷量下滑也暴露出市場上一些不太受人尊敬的部分。許多葡萄酒進口商說中國是‘充斥著百萬個OEM品牌的市場’,參觀中國的任何葡萄酒展會,你都會看到成千上萬的OEM品牌。許多進口商專注于OEM產品,Miranda稱這些公司為“機會主義者”,它們沒有建立品牌而是只尋求快速獲得利潤,從而傷害了市場。
許多將葡萄酒作為副業的公司也退出了市場,或者至少將重點放在了其他行業。Ponty說:“我的許多客戶可能經營兩家公司——葡萄酒和其他業務。現在很多人告訴我,他們開始專注于其他業務,因為葡萄酒賺不到錢。”正如她指出的那樣,這樣做會降低客戶的信心。
盡管Miranda和Ponty都不抱樂觀態度,但他們確實也看到了機會。作為西班牙葡萄酒教育家的Miranda認為:“最好專注于小眾市場,教育你的顧客,吸引年輕的消費者,尤其是女性,并不要忽視二線和三線城市。”他補充說,他最近訪問了一個有500萬人的城市,但只能找到一家葡萄酒專賣店。
Ponty則表示,與消費者建立聯系是關鍵,并將市場停滯的部分原因歸于傳統進口商的“欠缺”。他們只是將葡萄酒推銷給朋友和朋友的朋友,對產品知之甚少,而實際上,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希望嘗試新的葡萄酒并了解其背后的故事。她預測,葡萄酒在中國的零售店銷量將出現增長,因為人們在這里可以獲得親身體驗,并且感受到產品的特別之處。舉個例子,盡管桃紅葡萄酒在中國仍屬于小眾市場,但她2019年從家族酒莊引進了一款波爾多淡紅葡萄酒,在兩周內即告售罄。
“消費者對它反響良好,但前提是我們的經銷商了解葡萄酒的故事,并且知道如何將其介紹給消費者。只有那些注重這方面的經銷商,才會有更多的市場機會。”Ponty表示。
(本文來自Jim Boyce的個人網站grapewallofchina.com and worldbaijiuday.com, 首次刊發于Wine Searc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