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桂酒的“扛把子”,丹泉酒業能打破白酒上市公司“南上加南”的“魔咒”嗎?
最近,酒圈兒又開始重拾酒企上市的有關話題。
先是多家“外行”企業接連辟謠酒企“借殼”的傳聞;接著遵義市人民政府官網發布了《中共遵義市委關于圍繞“四新”主攻“四化”和招商引資專項巡視集中整改進展情況的通報》,其中明確指出,當地推進白酒企業上市工作存在差距,計劃按照政策要求推進相關白酒企業上市工作;然后酒類創意包裝公司柏星龍在北京證券交易所正式上市······一時間,酒企上市之“南”,到底誰能成為下一個成功登陸資本市場的“幸運兒”引起了廣泛討論。
值得關注的是,11月底,廣西丹泉投資控股有限公司舉行了揭牌儀式,標志著丹泉酒業正式啟動股改工作,開始沖刺IPO。
那作為桂酒的“扛把子”,丹泉酒業能打破白酒上市公司“南上加南”的“魔咒”嗎?
機會只會留給規范優質的企業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不得不再度提及:從2016年至今,扎推披露IPO的企業不在少數,但A股白酒企業的數量一直沒有變動。
“在我看來,這是很正常的一件事。反過來說,留給我們的機會更大。”廣西丹泉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吳榮全在接受《華夏酒報》記者專訪時表示,之前行業太過聚焦,白酒“熱”過度了,的確要“降降溫”。盡管有兩家醬酒品牌企業折戟IPO,但就此定義白酒行業難再有酒企上市,他并不認同。
“當前,中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實體產業布局基本完成,全產業鏈健全。在競爭愈發白熱化下,企業就會不斷地優化、升級和淘汰。那最后留下的就是真正有品質、有品牌、有團隊、有思想、有創新意識的企業。”吳榮全分析指出,相應的,留下來的企業也需要更多的資金,更多的人才,這是一個必然趨勢。從國家層面來說,會把資金引流到優秀的企業中去;那從消費層面來說,消費者也更愿意為名優企業“埋單”。
的確,今年以來,金融政策持續發力,根據國務院關于金融工作情況的報告顯示,在下一步工作中,金融系統還將強化對經濟轉型升級的金融支持,引導更多資金投向先進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等。
“做酒這么多年,我們深有體會:基礎不好,絕對不行!現在市場競爭又激烈,一切都需要穩扎穩打地推進。問題是真的健康嗎?真的優質嗎?真的經得起審核審查嗎?”吳榮全告訴《華夏酒報》記者,從經濟大環境來看,沒有政策表明不支持白酒企業上市,眼下整治資本無序擴張是為了讓資本市場更加健康穩定,更加規范。未來,一定會支持各類依法依規符合條件的企業上市,包括白酒企業。
“我很看好中國白酒行業,更看好醬酒賽道。在過去幾年的發展中,醬酒的確不夠‘理性’,存在商家囤貨惜售,資本瘋狂追逐等問題。都說過猶不及,物極必反,所以產業也快速迎來了調整期。這一輪的調整,讓行業更加清醒和理性,明白怎么樣去做一瓶好醬酒。”吳榮全指出,現在的商家已經不會選擇一瓶沒有基礎、小品牌的酒廠來合作,因為不長久。再加上品類對消費者的培育基本完成,從生產到消費都回歸到一個很理性的狀態。
“由此來看,混戰或者機會主義的情況一去不復返,高效規范健康發展的酒企也一定會引起資本市場的關注,我對丹泉酒業有信心。所以提出計劃在‘十四五’之前達成年產3萬噸、銷售3萬噸、儲酒15萬噸,力爭年銷售突破100億元,并爭取在主板上市,創造千億市值的目標。”吳榮全如是說。
有信心沖刺IPO
按照披露的股改方案,丹泉酒業將成立三個持股平臺公司,意在將全國優質經銷商、供應商、高管層等納入其中,實現長期利益的一致和綁定。
據了解,三個持股平臺公司分別是經銷商、供應商持股平臺公司,公司高管持股平臺公司和親朋好友持股平臺公司。
“一方面,我們要引進全國優質經銷商、供應商入股,進行資源整合,共同把丹泉事業做強做大;另一方面,讓核心高管成為股東,也能更好地留住人才,激勵人才,助推公司高質量發展。”吳榮全指出,丹泉酒業公司股份制改造對于丹泉集團意義重大,不僅有利于丹泉酒業公司與資本進一步對接,通過引入戰略投資者,共同賦能做強做大;還有利于集團產業進一步發展壯大,為丹泉集團帶來積極深遠的影響;同時,更有利于加強企業管理,讓企業更加科學、更加規范、更加透明。
據廣西丹泉酒業銷售總經理魏洪透露,2021年,丹泉酒業銷售額突破20億元,已實現年產醬酒1.5萬噸,儲酒7萬多噸,并在全國10多個省市布局銷售。其中省內、省外市場份額占比為50%。在廣西以外市場,丹泉酒業建立了5個過億的地級市場,并與廣東、浙江、山東、四川等部分大商達成深度合作。
事實上,除了丹泉酒業自身“家底”頗豐外,沖刺IPO的信心還來自當地政府的高度關注和支持。
2019年6月,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就提出了關于“振興桂酒”的決策部署,并將丹泉酒業納入2019年第一批廣西工業龍頭企業培育庫,并作為白酒類行業重點企業培育。
今年6月,由廣西壯族自治區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主辦的2022年自治區重點擬上市企業路演評審會上,丹泉酒業也是受邀參加路演的32家優質上市后備企業之一,并且是唯一一家酒企。
“做白酒太不容易了,要有足夠的心理準備。未來丹泉每年生產3萬噸,銷售3萬噸就不會再盲目擴張。但如果要實現這個目標,就要儲存15萬噸原酒,需要大量的資金來擴產能和建廠房。”吳榮全表示,做醬酒是長期主義,既需要政府搭臺,企業唱戲,也需要資本的力量。
“但我們絕對不會為了上市而上市,也絕對不會包裝上市、運作上市。因此,一定要有周密的計劃。計劃很關鍵,耐力有必要,定力也很重要。”吳榮全對《華夏酒報》記者表示,一切都是水到渠成,IPO會積極準備,堅信政策是好的,行業也是好的不容置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