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力特砥礪奮進,行穩致遠之“真抓實干·勇立潮頭”》系列一
當甑鍋里的蒸汽升起來時,釀酒車間內香氣繚繞,濃郁醇香的酒味頓時彌漫著整個工房。望著澄澈的原酒從甑鍋中汩汩流出,我不禁回想起2017年剛去第四師職業技術學校上學時的樣子。當時真是青澀,如今,自己的青澀、稚嫩逐漸褪去,青春二字開始在這個溫暖的釀酒車間里熠熠生輝。
當初,懷著這份對釀酒隱隱約約的好感,我選擇了釀酒專業。2019年,結束了在四師職業技術學校的學習后,我來到了伊力特釀酒四廠的釀酒車間,要將所學為我所用,讓理論付諸實踐。
我所在的崗位名為鍋長,包括裝甑、蒸餾、接酒和分級入庫四個環節。所謂裝甑,就是把晾好的糧醅放入一個巨大的木質圓桶,鋪平以便進行下一個環節:蒸餾。發酵好的母糟,含有數量眾多但含量甚微的香味成分,需經過蒸餾,才能將其中所含的乙醇及香味成分提取出來;所謂蒸餾,就是利用母糟中各液體組分揮發性的不同,用加熱、汽化及冷凝的方法,將母糟中所含的乙醇及香味成分提取出來,并排除有害雜質,獲得較為純凈的蒸餾酒的過程;接酒和分級入庫相對好理解些,就是將蒸餾好的酒盛放在容器中,統一送往分級入庫。
回想剛工作那幾天,緊張又激動還有點怕出錯。但是隨著遇到的問題越來越棘手,比如裝甑后不知道如何觀察鍋內情況,蒸餾后如何把控接酒時間,如何有序地將接好的酒進行分級入庫等一系列問題,讓我更加不知所措。好在我所在的集體包容且熱心,不斷在我需要幫助時伸出援手;在我犯錯時不會過多地指責,而是耐心地教導;在我困惑時為我指引迷津、理清思路。正是這樣一個集體,讓我產生了歸屬感;也正是這樣一個集體,工作三年我更加喜歡上釀酒,真所謂“初見乍驚歡,久處亦怦然”。
這里之所以會有一個如此溫暖的集體,是因為他們——老班長萬軍和袁春榮。他們對我們有條雷打不動的要求:無論何時何事,團結都是第一位的。今年,我們車間注入了許多“新鮮血液”,來到這里的每個人,都能感受到這個車間里積極向上、團結的氛圍。無論在生活上還是工作上,他們既像嚴慈相濟的釀酒導師,又像深愛自己孩子的父親。他們的嚴格要求,使我們都快速成長為獨當一面的釀酒工。
我從最初還不能獨自處理四大環節中出現的小問題,比如裝甑,不知道拿鍬時如何用巧勁,導致裝填時不一會就滿頭大汗、精疲力盡;又或者在接酒時,把握不好就會接得太滿,導致送往分級入庫變得困難,也會干擾其他的流程。現在,我不僅知道拿鍬時左右手要放在固定位置,利用慣性讓糧食自然落入鍋內會更加省力,也能精確目測接酒時與木桶邊緣的距離,不會導致因接得太滿而溢出木桶。
對工作的技巧和流程爛熟于心后,我還和各個師傅學了很多其他的技能,比如挖窖、踩窖、攤涼、配糧等都成了我能力范圍內的事情。我為自己的進步和不斷提升的能力感到高興,我能用自己掌握的技能為伊力特的釀酒車間貢獻更多的力量了。
我很慶幸在最好的年紀能有機會來到伊力特,來到釀酒車間,用自己所學、所能,在這個如此重要的崗位上,實現我的人生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