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年終,酒企人才爭奪戰硝煙漸起。日前,枝江酒業也放出了招聘消息:企業將面向社會招聘銷售精英若干,涵蓋分公司經理及其它銷售崗。
有觀點認為,枝江酒業作為湖北省地產酒的代表,近年來重振勢頭迅猛,企業此次招聘意在補足銷售短板,增強在省內市場的競爭力,而要想占穩省內市場,關鍵在人才。
擴充營銷隊伍,占穩省內市場
根據已發布的消息顯示,枝江酒業本次招聘的崗位包括營銷干部、人力、新媒體運營等。其中,營銷干部是重點。
據介紹,對營銷干部企業將采用“創業合伙人”模式,即通過“固定底薪+高比例提成”的薪酬機制定薪。其中,分公司經理、省區經理底薪15-30萬元/年(具體薪資面議);客戶經理、城市經理底薪6-8萬元/年(具體薪資面議)。在底薪的基礎上,企業還將根據市場情況給予固定比例的銷售增量提成,且不隨銷量增長而降低比例,充分體現業績與收入掛鉤,以提供“零成本、零風險”的創業平臺模式,實現個人創業、創富夢想。
《華夏酒報》記者查閱枝江酒業官網和公眾號發現,這已是企業年內第四次發布招聘計劃。對此,有業內人士分析指出,枝江酒業不斷擴招與當前白酒行業的發展形勢不無關系。隨著一線名酒在全國范圍內擴張,地產酒發展承壓,要想保持競爭力,就必須有一支有戰斗力的隊伍。銷售端需要打開局面,市場端需要開拓渠道,補充新鮮血液均有著決定性的意義。
另據知情者透露,枝江酒業近年在湖北省內大舉擴張,相應的也出現了人才缺口。“枝江酒這兩年在省內很活躍,特別是在宴席市場有著很高的占有率。”該知情者告訴《華夏酒報》記者,光枝江本地市場份額已到60%左右,酒店里差不多每兩桌就有一桌喝的是枝江酒,在這樣的擴張速度下,企業缺人很正常。
重回湖北第一,長期招賢納士
大量吸納營銷人才的背后,是枝江酒業重奪“湖北酒業第一”的雄心。
據企業相關負責人介紹,夯實本地市場、重回省內第一是企業確立的一個長遠發展目標,這一目標的提出,是在綜合白酒行業發展形勢和企業自身條件上做出的,是跟枝江酒業的自身實力相匹配的。
公開資料顯示,枝江酒業的歷史可追溯到1817年成立的“謙泰吉”槽坊。新中國成立后,“謙泰吉”等五家槽坊組成國營枝江酒廠。1988年,“枝江大曲”“枝江小曲”雙雙獲湖北省金鐘獎,被定為“湖北八大名酒”。1996年前后,枝江酒開時代先河,成為第一個邀請香港演員代言的內陸企業。可以說,優秀的品質外加出色的營銷手段讓其一炮而紅,迅速走上發展快車道。2003年,枝江酒業躋身中國白酒十強。2007年,枝江銷售收入15億元,僅次于“茅、五、劍、瀘、汾、洋”,排名全行業第七。自2003年開始,枝江酒業獨霸湖北白酒行業銷售第一寶座長達8年之久,被譽為“華中酒王”。
枝江酒業曾多年占據鄂酒龍頭,市場力更力壓眾多傳統名酒品牌躋身全國行業前列。這種異軍突起的省酒能力,讓它具備與當今省內優秀企業一較高下的潛力,也在湖北乃至全國消費者心中留下深刻的品牌印象。當然,除了這一輝煌的履歷,枝江酒業尚有其它競爭優勢。
首先,中國的白酒歷來強調歷史傳承,而在這方面,枝江酒業有著深厚的資源可待挖掘。枝江酒業白紙黑字、有史可考的歷史長達206年,可追溯至1817年成立的“謙泰吉”槽坊,這在全國白酒行業中是不多見的。
其次,枝江酒業的企業技術實力雄厚,實際產能為3.5萬噸,生產能力和品質基礎牢靠。從2000年初開始研究和試行醬香酒生產,一直保有獨立的醬香酒生產車間,積累了豐厚的老酒儲備。
此外,枝江酒業擁有過硬的技術團隊和硬件設施。目前,枝江酒業擁有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專家3名,國家評委10名,省級評委25人,其百年釀造技藝入選湖北省第五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更為重要的是,在對市場進行深入調研的基礎上,企業推出了“真年份”系列產品,經過近三年的運作已成為拳頭產品,為企業業績提升提供了增長點。“‘真年份’系列產品堅持‘零添加陳年糧食酒’的定位,雖然新品上市時間不算長,但是發展速度比較快。”有觀點認為,這種可預見的增長是支持枝江酒業重回湖北白酒第一的最大底氣,也將推動企業吸納更多人才。
枝江酒業方面表示,不止本次招聘,為完善并強化湖北市場營銷組織體系,加快公司戰略在本土市場的落地,同時推進全國化布局,在中長期內,企業將持續廣開大門、招賢納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