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的最后一天,茅臺葡萄酒在海南召開了2023年度市場工作會,并全面總結了過去一年的市場工作成果。據茅臺葡萄酒黨委書記、董事長司徒軍透露,去年,在經濟低迷、疫情防控等不利因素影響下,茅臺葡萄酒繼續保持營收、利潤的雙增長,其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5%,利潤同比增長105%。
值得關注的是,如此亮眼的業績在葡萄酒圈兒并非個例。盡管2022年,相比其他酒種,國產葡萄酒業一如既往地“南上加南”,并且將大概率地迎來產銷十連降。但越是壓力越是動力,在一片逆境中,我們發現國產葡萄酒正穿越周期,不斷向陽而生。這背后,既有產區政府的引領和扶持,也有企業的堅持和努力。
困局中,政府率先出手
不得不說,在推動國產葡萄酒產業向高質量發展上,政府的決策和措施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這一點在2022年,尤為突出。
2022年2月9日,春節復工后的第三天,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就印發了《寧夏賀蘭山東麓葡萄酒產業高質量發展“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出臺了若干支持政策,全面推進寧夏葡萄酒產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
兩個月后的2022年4月28日,新疆昌吉州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昌吉州天山北麓葡萄酒產區推介新聞發布會,公布計劃設立自治州葡萄酒產業高質量發展專項資金5000萬元,重點用于參展參賽補助、組織推廣推介、基地建設補助、品牌扶持補助、市場開拓補助、酒莊建設及辦賽、文旅融合扶持等。
值得一提的是,產區政府不僅能“對內”堅持資金賦能,在激活產業創新發展上做出政策上的積極賦能,還能“向外”在國際舞臺上提高產區的“聲量”與“分量”。
2022年5月,經過全球葡萄酒旅游組織(GWTO)評估通過,煙臺市獲準加入該組織,并成為其在中國的首個“伙伴關系”成員,這也是繼煙臺拿下“國際葡萄·葡萄酒城”稱號后,又一個國際葡萄酒組織殊榮。
2022年6月29日,“2022煙臺國際葡萄酒節”盛大開幕。這場持續近5個月,鏈接線下、線上全媒體平臺互動以及多維度宣傳推廣的活動,成為2022年葡萄酒圈最IN的話題和最成功的營銷事件。據公開數據顯示,葡萄酒節期間推出的《央young之城——微醺煙臺·分享之夜》大型城市發展融媒體節目先后收獲18個熱搜熱榜,相關話題閱讀量超過4.2億,活動甚至在海外傳播效果也尤為亮眼??梢哉f,能取得現象級效果,正是煙臺產區政府充分發揮了職能作用。
進入到下半年,隨著消費場景恢復,多個產區政府帶領企業積極“出走”,到消費的前沿城市講中國葡萄酒的故事。此外,加大對葡萄酒產業的扶持力度,依然是產區政府的主要工作。
2022年8月,寧夏政府再度釋放消息,出臺《推進寧夏國家葡萄及葡萄酒產業開放發展綜合試驗區建設的政策措施》,從組織領導、基礎配套、土地保障、財稅金融服務、市場營銷與品牌塑造等六個方面提出20項政策措施,支持寧夏葡萄酒產業發展。
2022年11月,為全方位加強產區基本文化建設、促進理論創新和技術進步,煙臺產區政府再“上新”,舉辦煙臺葡萄酒產區課程線上開課儀式,并正式出版發行《煙臺產區葡萄酒培訓教程》。
綜合來看,一系列大事件的背后,產區政府都做出了重要貢獻,不僅扮演好了“引導者、規劃者、監管者和培育者”的角色,還以更大力度守正創新,構建起中國葡萄酒產區發展的新路徑。
逆境中,企業積極應變
當然,一個產業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擁有不竭的前行動力,除了政府賦能,更需要企業不斷發力。不容忽視的是,盡管目前“年報”尚未披露,但業界普遍認為,去年,國產葡萄酒的整體表現恐不會太樂觀,這從A股上市公司的三季報以及2022年前11個月的產量中就可以窺見一斑。
據國家統計局日前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國產葡萄酒的產量進一步萎縮,2022年1-11月,全國葡萄酒產量為18萬千升,同比下降32.1%;另據5家葡萄酒上市公司披露的財報來看,2022年前三季度,取得正向增長的葡萄酒企業并不多。
但即便如此,仍有很多企業積極蝶變,并讓行業內外都看到了在“跌跌不休”的“魔咒”中,國產葡萄酒依然能創造出觸底反彈的機會。
率先做出有益示范的是行業“老大”張裕。
2022年伊始,張裕宣布組織結構調整,成立六大事業部:龍諭事業部、酒莊酒事業部、解百納事業部、白蘭地事業部、進口酒事業部、線上業務事業部,引發了國產葡萄酒營銷體系前所未有之變革。
此后,張裕猶如開掛一般,不斷煥新升級:舉行張裕130周年·中國葡萄酒時光藝術、邀請著名小提琴演奏家呂思清到張裕葡萄園中傾情演奏、亮相《中國風物大集》、利用六大“黑科技”打造全新博物館、旗下產品張裕解百納進入被譽為“葡萄酒殿堂”的法國波爾多葡萄酒博物館La Cité du Vin······《華夏酒報》記者數了數,去年,130歲的張裕幾乎月月“霸屏”,正用自己的底蘊和力量為中國葡萄酒產業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同樣給中國葡萄酒市場帶來驚艷的還有長城。
2022年1月14日,長城葡萄酒攜手舞蹈詩劇《只此青綠》推出三款聯名系列酒,正式掀開了中國傳統文化之美與中國葡萄酒緊密融合、共榮發展的新篇章;4個月后,長城葡萄酒發布九款長城中國傳統色,以中國傳統色重新定義葡萄酒色譜;此外,和中式喜宴的結合,以及發售非遺聯動的五星生肖酒等,都彰顯出長城葡萄酒在梳理中國葡萄酒自信乃至中國文化自信上的“硬核”實力。
引發業界強關注的還有寧夏葡萄酒企業——西鴿集團在去年完成了數億元的A輪融資,這也是近年來中國葡萄酒領域第一筆有規模且專業的融資。一直以來,西鴿都以“釀一瓶寧夏風土的好葡萄酒”為目標,為進一步向世界講好中國葡萄酒的故事,2022年8月,西鴿觀蘭集團全新亮相;11月又正式發布集團身份標識,以“無限可能”拉開了國產精品酒莊向高質量發展的華麗序幕。
無疑,流量的背后都有一群努力奮斗的人。為致敬初心以及每一位為夢想步履向前的創始者,美賀莊園在2022年10月推出了高端定位酒款“家族典藏1968”。
恰恰也正是因為國產葡萄酒不斷以高品質、傳統文化、新零售為切入點,以產品革新、渠道升級、文化IP融合為抓手,使得更多的消費者開始青睞國產葡萄酒,在此趨勢下,包括奔富在內的國外葡萄酒企業也開始“中國化”發展,或推出中國品牌,或在中國建酒莊、生產線,這些都給了中國葡萄酒平視世界的底氣和勇氣。
財經作家吳曉波曾在“預見2023·吳曉波年終秀”上說:“天如果不亮那就摸黑生存,一旦看到了曙光就立刻起飛。”也許,從數字上看,國產葡萄酒在2022年仍將“下行”,但蝶變煥新生,我們堅信,在上下游產業鏈的共同努力下,中國葡萄酒的明天一定會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