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物股份”)投資5個億成立中物酒倉供應鏈管理公司的消息引發了《華夏酒報》記者的高度關注。
據愛企查顯示,中物酒倉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23年1月18日,法定代表人為江代森,注冊資本為50000萬元,經營范圍包含:供應鏈管理服務;道路貨物運輸站經營;裝卸搬運;食品銷售(僅銷售預包裝食品)等。
提到中物股份,酒業并不陌生。這家成立于1988年的物流巨頭企業與酒業有著深厚的緣分,先后與茅臺、洋河、瀘州老窖、汾酒、習酒、西鳳等多個名酒企業達成了深度戰略合作。其投資成立新公司的法人也是公司的高管。公開資料顯示,江代森近些年擔任中物股份酒業事業部總經理,同時還是中國物流(瀘州)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的法人代表。
2021年12月6日,經國務院批準,中物股份與其他幾家企業整合組建中國物流集團。至此,中物股份正式成為央企旗下的混合所有制企業。
不容忽視的是,一直以來,酒業都是資本的“寵兒”。但梳理下來我們就會發現,央企、國企的介入一般都聚焦在生產企業層面上,鮮少有涉及酒類大流通領域的。此次,中物股份劍指酒類供應鏈,業界普遍認為對酒業來說是極大的利好。
“當今,酒類產業雖然擁有較為完善的品控標準,但酒類供應鏈服務領域相關標準和認證體系缺失,倉儲服務標準、運輸服務標準不一,造成極大的成本浪費。”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酒類物流供應鏈分會秘書長李鴻寶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據他了解,一家大型的包材企業一年產生的物流費用是4個億左右,這還僅僅是運輸包裝費用;百億級的白酒企業,一般來說每年在物流上的費用要占1%左右,也有一個億。
此外,李鴻寶還指出,在真偽追溯、供應鏈企業布局、人才供給以及“綠色”環保等方面,酒類物流供應鏈都存在短板,亟待突破。
2022年《關于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意見》文件的出臺,已明確要進一步降低市場交易成本的主要目標,并重點提出促進現代流通體系建設,降低全社會流通成本。
那如何完善酒類物流供應鏈,打通渠道網絡關鍵堵點,暢通酒業消費雙循環,更好地融入全國統一大市場?都離不開強大的現代流通網絡。
由此可見,建立現代流通體系和安全高效的供應鏈體系已成為當下酒業發展的重中之重。在此背景下,全力構建酒業現代物流體系,不斷提升酒類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也成為一種必然。因此,有著“央企”背景的企業加碼該賽道,從業務聚焦、培育戰略品牌、引領酒類物流新發展等方面深度賦能也是大勢所趨,順勢而為。
這無疑,對統一規范酒業物流行業標準,拉動物流保障專業化升級,響應國家打造大流通體系,推動供應鏈、產業鏈的融合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