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崍州蒸餾廠之后,又一座威士忌蒸餾廠落戶邛崍。
4月20日,回瀾威士忌蒸餾廠在邛崍舉行開工儀式。據悉,該蒸餾廠是由新加坡先鋒物流集團和中國威士忌商學院聯合出資3億元共同打造,將建設6000平米主廠房和2萬平米熟成倉庫,計劃于2023年12月竣工出酒,2024年開展銷售。
值得關注的是,就在蒸餾廠奠基的8天前,距離邛崍不到400公里外的瀘州,中國酒業協會威士忌專業委員會成立會議在這里召開。
經初步統計,本次專委會初始會員單位達70余家。其中,既有已經建成的國產威士忌酒廠,還有不少烈酒、白酒、啤酒、果露酒等龍頭企業,甚至從事糧谷啤麥管理、酵母生產、科技推廣及應用服務等企業也赫然在列。
對此,業界普遍認為,國產威士忌的“勢”已立,大有掀起遍地開花、擴產建廠的又一波浪潮。
那在新勢能、新潮流下,中國威士忌會進入群雄并起的新時代嗎?
事實上,在探討一個產業集群的發展動態時,有幾個角色至關重要:一個是生產者,決定了品類發展的內核基因;一個是引導者,影響了產業發展能走多遠。而在這之中,政府不僅是決策“助手”,企業“幫手”,也是產業發展的重要“推手”。
以回瀾威士忌蒸餾廠為例,據《華夏酒報》記者獨家獲悉,該項目的成功落地,除了企業和資本對當地風土條件的倍加青睞,更離不開邛崍產業政府的專項扶持。
“我們要建設創新、開放、活力、多元、融合的酒業產區,非白酒品類的其他酒品類優質項目本來就是我們的招引重點,這樣才能體現多元化,也更有利于刺激消費活力。所以,威士忌項目的建設是我們產區對外表達開放性、多元化的載體,就是要百花齊放,所有人都能在邛崍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酒,所有的酒在邛崍也都能更好地各美其美、美美與共。”邛酒產業發展中心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華夏酒報》記者專訪時表示,回瀾威士忌蒸餾廠項目落地最大的意義就是邛崍產區的形象標簽不再只是原酒。未來,邛崍產區還將分類推進特色釀酒工坊建設,引進更多的酒種和酒飲,共建邛崍“世界美酒特色產區”的地位。
顯然,政府的政策加持,給企業和產業高質量發展都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并進一步推動了區域集聚、品牌集聚。但不容忽視的是,消費端的有效需求才是品類增長的起點,也是產業向前發展的最終動力。
因此我們看到,國產威士忌能立“勢”的背后,是龐大的消費市場在賦能。特別是在近5年內,其進口量額屢創歷史新高?;诖耍顿Y公司Stilnovisti分析指出,威士忌是中國烈酒市場中增長最快的部分,未來5-10年,國內威士忌市場有希望沖擊500億的規模。
毫無疑問,低滲透、高增長的海量需求將帶來酒業新的增長機遇,這也是為什么國產威士忌能吸引如此多的“入局者”。
此外,威士忌的消費人群有著明顯的特征,一類是高學歷、高收入、高品位的“三高”人群,他們從眾心理弱,更追求品質;一類是年輕消費者,嘗鮮與品質并重,講究個性。
據美團閃購最新發布的《2023即時零售酒類白皮書》顯示,成熟用戶為洋酒中堅力量,他們商務需求多,飲酒突出生活品質,更傾向于和生意伙伴談事情的時候喝干邑和威士忌,因為檔次比較高,有商務的氛圍。
另據巨量算數研究發現,威士忌賽道在2022年搜索同比增長149.3%,搜索趨勢升溫強烈;男性為主力,24-30歲人群是目標客群,城市分布集中在一線城市和新一線城市。其趨勢概念體現出強烈的“男性風格”:嘗鮮與品質并重,送禮與自飲并存,厚重醇香口感受歡迎。
由此來看,威士忌的用戶畫像相對其他酒類來說更為精準,那反映到產業發展的層面上剖析,是局限,也是利好。畢竟這樣的人群占比相對更低,也就意味著品類在市場上尚屬小眾。
那如何做大市場,放大聲量?
自然就需要產品力、品牌力、渠道力、政策力的全方位引領。遺憾的是,目前的中國威士忌市場,還是進口品牌更有“流量”。
“從消費者教育的角度來說,從事麥芽威士忌釀制的廠商越多越好。對于中國本土的烈酒廠商積極參與威士忌工廠的建設,我感到這是一件好事,因為可以幫助我們吸引、招募越來越多的中國麥芽威士忌的愛好者,給他們更多的選擇。”保樂力加亞洲主席兼行政總裁齊德輝(Philippe Guettat)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從把市場蛋糕做大角度來說,發力國產威士忌是一件好事。
的確,按照產業周期波浪式遞進的規律,品類崛起都要經過由小到大,由盲目擴張到有序理性發展的過程。盡管國產威士忌的“野蠻生長”引發了不小爭議,但群雄并起的時代已開啟。在此趨勢下,誰能成為有市場號召力的龍頭品牌,或許誰就能帶領品類發展走向更好的未來,畢竟賽道的潛力毋庸置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