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起,蟹腳癢”。這個秋季,會稽山推出的一系列“魔性短片”突如其來的爆火了。
創意“玩梗”大禹、王羲之等歷史文化名人,與黃酒和螃蟹元素絲滑融合,會稽山的“整活”可謂整出了新高度,奇招頻出,全力吸引消費者的目光。
#蟹蟹會稽山 吃蟹不怕寒#等相關話題連續3天霸榜,引起網民的關注和熱議,喚醒消費者對“吃螃蟹配黃酒”這對最佳CP的核心場景,更是創造了曝光量近2億的傳播佳績,并引領各相關話題快速響應,熱搜榜蟹酒話題持續發酵。
互聯網時代,哪個品牌能夠找準和消費者的情感共振點,誰就能找到新的增長突破口。酒類品牌如何與新時代環境成長的消費者溝通?在巨頭林立、競爭激烈的酒類行業,如何找到差異化的營銷方式,從而實現彎道超車?從會稽山的案例中,也許能給我們一些答案。
乘借國潮玩梗歷史,會稽山用“魔性視頻”打出營銷王牌!
創意“聯動”大禹、王羲之、李白杜甫,會稽山黃酒這則魔性廣告,在微博上刷屏了。
這則短片,不僅以“吃蟹時節”的文化背景為切入點,更通過對歷史場景的創意化解構,用好玩又洗腦的形式達成消費者與歷史人物的對話和共鳴。網友們紛紛表示,“會稽山也太會玩了吧”“感覺一看到螃蟹就會想起會稽山了”“官方玩梗,最為致命”!大量傳統文化元素的貼切運用,展現出別樣的傳統美感和韻味,不僅傳遞了傳統文化的魅力,也讓觀眾感受到了品牌的創新精神。
與此同時,短片中多次出現的魔性舞蹈和洗腦旋律,如“蟹、蟹、會稽山”,有效地吸引了年輕受眾的關注,并激發他們的分享欲望。傳統營銷方式往往容易陷入說教式的宣傳陷阱,但短片通過“魔性視頻”這一幽默詼諧的表現手法,將品牌信息自然地融入故事情節之中,避免了直接灌輸式的營銷方式,使得整個短片既有趣又不失信息傳達的目的,還營造出了幽默、活潑、自信的品牌形象,拉近了與消費者之間的距離。
重提蟹酒搭配,會稽山重塑黃酒的場景化營銷!
在中國,自古以來就有酒和螃蟹同吃的習俗,持螯把酒,賞菊、品蟹、飲酒、賦詩,“酒蟹文化””成為秋季無可取代的風流雅事。進入螃蟹賞味季,會稽山重提黃酒和螃蟹這對“天然”CP,結合螃蟹這一特色時令美食,進一步豐富了黃酒產品的場景化營銷。
更重要的是,這則短片內,會稽山針對消費者秋季吃蟹時可能遇到的寒涼問題作為“功能痛點”切入,通過張仲景提出“螃蟹寒,要與溫熱食物搭配”的觀點,用一系列魔性故事片段傳達了黃酒與螃蟹搭配食用的文化理念,鞏固了“螃蟹+黃酒”這一特定消費場景下的消費心智。與此同時,聯合全國近8000家門店深度關聯吃蟹場景,使觀眾自然而然地將黃酒與吃蟹聯系起來,形成穩固的消費習慣。
此前,為了進一步拓展黃酒的消費場景,會稽山產品在品質、形象和表達上持續提升,推出了適合小聚場景的375ml規格黃酒會稽山1743。重塑黃酒冰飲概念,捆綁冰黃酒與火鍋、燒烤、小龍蝦等消費場景,改變了消費者傳統認知中認為黃酒只適合冬飲場景的刻板印象。在口感上進行了創新嘗試,特別是“氣泡黃酒一日一熏”的推出,既滿足了年輕消費者對新穎口味的追求,也改變了黃酒只能在特定場合飲用的傳統觀念,使其成為日常生活中的時尚選擇。
通過產品、場景、品牌形象以及銷售渠道四個維度的創新變革,會稽山在品牌的轉型升級之路上高歌猛進。這不僅是對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也是對市場趨勢的敏銳洞察與積極響應。未來,隨著更多類似創新舉措的實施,我們有理由相信,會稽山將繼續引領黃酒行業的發展潮流,成為中國乃至世界范圍內備受矚目的品牌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