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上午,由中國酒業協會、四川省酒業協會主辦的2025四川國際美酒博覽會在德陽綿竹開幕。開幕式上,中國酒業協會發布了《2025中國白酒市場中期研究報告》。
報告以詳實的數據揭示,在宏觀經濟承壓、消費習慣變革等多重因素影響下,中國白酒行業正經歷深度結構性調整,呈現“量降利升”“強者恒強”的顯著特征,同時,消費場景與群體結構發生了根本性轉變。
中國酒業協會副秘書長劉振國指出,2025年將是中國酒業穿越周期、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機遇期。面對政策調整、消費動能趨弱與行業調整深化帶來的多重挑戰,產業轉型升級已迫在眉睫,這既是承壓前行的攻堅期,更是破局重生的關鍵窗口。
2024年行業整體:量降利升,集中度提升
《報告》顯示,2024年,白酒行業延續深度調整階段,整體規模縮減,但呈現“量降利升”的分化現象,表明行業正從粗放型發展轉向集約型發展。2024年中國規模以上白酒企業總產量414.5萬千升,同比下降1.8%;行業銷售收入7963.8億元,同比增加5.3%;實現利潤總額2508.7億元,同比增長7.8%。
A股上市的20家白酒企業在2024年整體表現不俗,營業總收入4422.3億元,同比增長7.3%;利潤總額2301.0億元,同比增長7.8%;歸屬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合計1666.3億元,同比增長7.4%。其中,CR6企業(貴州茅臺、五糧液、山西汾酒、瀘州老窖、洋河股份、古井貢酒)的利潤總額占行業的比重達到86%,行業集中度上升,馬太效應進一步凸顯。
與此同時,庫存壓力高企與價格倒掛現象普遍化,行業平均存貨周轉天數已達900天,較上年同期增加10%,存貨量同比增加25%,格倒掛現象已覆蓋60%的企業,反映出市場供需失衡與渠道壓力的加劇。
2025年上半年:量價齊跌,800-1500元高端價格帶倒掛最嚴重
《報告》顯示,2025年一季度,白酒行業產量為103.2萬千升,同比下降7.2%。白酒上市企業第一季度實現營業總收入1534.2億元,同比增長1.7%;凈利潤649.1億元,同比增長2.3%。
1-5月,中國白酒在線上總銷量累計超過6000萬瓶,總銷售額累計超過300億元。A股白酒上市企業中,有18家在2024年年報中披露了線上銷售收入,共計332.2億元,同比減少3.7%,但這18家企業2024年的線上銷售收入占其營業收入的平均比重為5.0%,較2023年上升了0.3個百分點。數據顯示,42.9%的白酒生產企業反映,2025年上半年線上業務占比同比有所增長,進一步證明了白酒企業正逐步加大對線上渠道的布局。
在價格帶表現方面,有經銷商反饋,800元-1500元價格帶倒掛最為嚴重,500元-800元價格帶產品生存最為困難,主銷價格帶由300元-500元進一步向100元-300元下沉。
消費結構方面,隨著年輕化需求崛起,消費場景也發生轉變。數據顯示,商務及管理人群依然成為白酒的消費主力,占比85.1%。同時,“年輕化”成為酒業發展潮流,1985年至1994年出生的普通白領和職場新人,成為企業尋找細分市場的重要突破口。從白酒消費場景變化的角度來看,當前,消費者在非剛性消費上顯得更加理性。
政策與市場環境:調控深化,出海加速
5月,《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修訂,禁酒范圍擴大至所有含酒精飲料,進一步沖擊市場。
與此同時,60%以上的白酒企業已布局或拓展海外市場,目前,白酒出口的目的地以亞太地區為主。未來,白酒行業的出口既要打造符合國外消費習慣和價值認同的產品,也需要適應本土化消費場景的創新以及本土化的生產、灌裝和渠道的融合,以文化驅動展示中國白酒的魅力。
2025下半年預期:保住現金流
展望2025年下半年,80%以上的經銷商和零售商認為,下半年其核心經營思路是“重點保住現金流”;僅12.5%的經銷商選擇“利潤為王”的經營思路,白酒生產企業下半年的主要經營思路則為“優先擴大規模”。
《報告》指出,未來,行業戰略重心轉向“強基、重構、立新”,數字化營銷成為增長引擎,區塊鏈、AI等技術重塑產業鏈,文化營銷與國際化成為關鍵發展方向。同時,《報告》提出促進酒類市場健康發展的七大觀點:一是穩健開局,共赴高質量發展;二是產能優化,從“以量謀大”向“以質圖強”升級;三是重構廠商關系,直銷模式提速;四是構建線上線下全域數字化營銷體系;五是技術重構產業鏈,重塑消費場景;六是“文化+營銷”雙核驅動,構建可持續發展新生態;七是白酒國際化任重道遠,勢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