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隨著我國白酒業結構調整、體制轉變的逐步完成,其在地方經濟的地位和所形成的格局相對穩定。而隨著區域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白酒企業之間乃至與國際行業之間的市場交流、合作的不斷深入,我國白酒業區域特色日趨呈現。對此,有專家認為,我國白酒業根據地理特性、發展態勢、經濟和社會影響力等情況,可概括地分為川貴白酒板塊、黃淮白酒板塊、華(西)北白酒板塊及華中白酒板塊等四大白酒板塊?!半m然全國白酒業分成四大板塊,但顯然四大板塊之間并不是單純的孤立關系,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每一板塊內及板塊間,都呈現出競爭中有合作,合作中有競爭的格局。在全球經濟正走向一體化的今天,大家必須面對實際,在求同存異中,積極尋求白酒業的和諧共贏?!币晃粯I內專家對白酒業四大板塊的發展格局是這樣評價的。
四大白酒板塊
牢牢占據白酒業發展主導地位
四大白酒板塊的發展情況基本上就是我國白酒業發展的晴雨表,這其中既有地理因素,也有歷史因素。由于白酒業具有更多的地理性和文化性,在相當一段時期內,這種狀況是很難改變的。當然,時代也賦予了它們更大的責任感,肩負著傳承和發展源遠流長的在世界上獨一無二的中華白酒大業。
作為我國獨有的酒種,白酒可以稱得上是“國粹”了,其悠久的歷史和豐厚的文化底蘊,是其他任何酒種無法比擬的。千百年來,由于白酒的生產技術要素、文化性及社會歷史因素,在我國廣博的疆域里,到今天,已形成了川貴、黃淮、華(西)北和華中四大最具代表性的白酒板塊格局。有幾組數據頗能說明一定的問題:一到五屆國家評定的17大國家名酒(金質獎)全部出在四大白酒板塊區域內;開始于第二屆到第五屆為止的54個國家優質酒(銀質獎)八成以上的品牌也集中在四大白酒板塊區域內;多年來,由國家統計局等部門評定的年度全國白酒業百強企業中的九成廠家及年度全國白酒業經濟效益十佳企業幾乎全部都是來自于四大白酒板塊;多年來,四大白酒板塊年銷售收入、利稅總額及實現利潤、出口創匯等經濟指標更占全國白酒業的八成以上;白酒業的全國著名商標、馳名商標幾乎全部集中在四大白酒板塊區域內。其實,四大白酒板塊的地位和榮譽還遠遠不止于此。當然,成績和榮譽只能是代表著過去。
最為關鍵的是,在進入市場經濟和經濟全球化一體化、白酒市場形勢更為激烈的今天,四大白酒板塊如何認識、調整和完善發展戰略思路,在新世紀里繼續引領我國白酒業實現健康持續發展發揮更大的作用?
四大白酒板塊
肩負振興中國白酒業歷史重任
面對實際情況,四大白酒板塊應充分發揮各自優勢,注重合作與競爭戰略,堅持揚長避短,認真研究現代市場消費趨勢,弘揚提升博大的中國白酒文化,真正做強做大我國白酒產業。
進入新世紀,受人們消費水平的提高、消費觀念的調整、消費習慣的轉變、國內其他酒類品種的競爭、一些不公平的政策和誤導宣傳及洋酒更大力度進軍國內市場等因素的影響,使有著幾千年歷史的“國粹”白酒市場發展形勢更加嚴峻。但既然是“國粹”,就應該珍惜和發展它,使其發揚光大。面對困難和嚴峻的市場形勢,中國白酒業必須采取積極的措施。而四大白酒板塊更是當仁不讓,積極地肩負起了挽救、振興中國白酒業的歷史重任。
顯然,一家或者幾家企業的發展很難左右行業的發展方向,作為受歷史淵源、自然條件、香型風格和社會文化等因素影響較大的中國白酒業,更是如此。但四大白酒板塊,卻對今天的中國白酒業有著太重要甚至決定性的影響力,無論從地理角度、品牌角度、經濟角度還是社會角度。從地理角度上,四大白酒板塊幾乎包括了中國千百年來能釀制最好的白酒的聞名地域;從品牌角度上,四大白酒板塊包括了從第一屆到第五屆國家評定的所有17大國家名酒、從第二屆到第五屆為止的54個國家優質酒八成以上的白酒品牌及大部分多年來在國內白酒業備受矚目的強勢區域甚至全國性品牌,除了如國窖1573、水井坊、藍色經典、金六福等從老國家名酒廠之中衍生的著名品牌外,河套老窖、口子窖、泰山特曲、稻花香等一批新生的白酒強勢品牌發展勢頭非常強勁,深得市場贊譽。尤其華(西)北板塊的“河套”和黃淮板塊的“泰山”,依靠科技、創新、質量和文化,成為國內新生白酒強勢品牌的杰出代表,被業內和市場一致看好;從經濟角度上,多年來,四大白酒板塊年銷售收入、利稅總額及實現利潤、出口創匯等經濟指標更是占全國白酒業的八成以上;從社會角度上,四大白酒板塊對地方、行業、區域及社會的綜合貢獻也是很大的,對建設和諧社會發揮了重要作用。由此可以說,四大白酒板塊在新世紀里,既有著重要地位,也肩負著推動、引領中國白酒業健康和諧發展的重要使命。
四大白酒板塊
積極探索多元并存發展模式
當然,推動和引領中國白酒業健康和諧發展并非一蹴而就之事。實際上,近十年來,四大白酒板塊的發展模式和板塊內一些龍頭企業的積極作為,已得到了專家、市場和社會的充分肯定和贊譽。雖然說四大白酒板塊的形成有其自身的歷史淵源、自然條件、香型風格和社會文化等因素,但應當承認,這些板塊內的骨干企業、行業有識之士的積極所為功不可沒??梢哉f,今天所形成的四大白酒板塊,已是歷史發展的必然選擇。四大板塊所在區域酒文化底蘊深厚,歷經千百年的發展,為區域內白酒企業富集了豐富的文化資源。傳統、獨特的釀酒工藝,為形成濃香型、醬香型風格的川貴板塊,濃香型窖香淡雅風格的黃淮板塊,清香型、淡雅濃香型、鳳香型風格的華(西)北板塊及濃香型、兼香型風格的華中板塊整體質量風格提供了有力的技術保障。當然,隨著板塊內區域經濟的不斷開放,為所屬酒企尤其骨干酒企加快市場經濟步伐,搭建新的競爭平臺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顯然,四大白酒板塊的形成與建立,對全國白酒行業健康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專家研究分析指出,國內白酒行業在經過了上世紀80年代中后期和90年代前期一段時間的高速發展之后,已經快速完成了由奢侈品向日常消費品、由短缺到供大于求的轉變。加上一些白酒企業缺乏自己的定位和個性風格、忽視了科研創新、低層次競爭等因素,競爭無序,市場分割、地區封鎖等市場壁壘及創新滯后,使得白酒企業前景堪憂。 正是在這種背景下,業內不少有識之士積極呼吁,國內白酒業應當注重風格和定位研究,建立規范有序的市場競爭,促進我國白酒業健康發展。而進入新世紀以來,以川貴和黃淮白酒板塊為代表的四大白酒板塊為促進我國白酒業健康發展的積極作為和發展模式越來越得到了行業和社會的認可。
四大白酒板塊對中國白酒業的發展的確功不可沒。顯然,四大板塊內的骨干企業更是發揮了重要的、正確的倡導、引領、模范作用。提起中國的白酒業,人們首先會想到川貴酒,茅臺、五糧液、瀘州老窖,全興、劍南春耳熟能詳,畢竟這些老名酒品牌在很大程度上就代表了中國白酒業的發展水平甚至國酒文化,可見川貴白酒板塊在中國白酒業的地位之高。近年來,黃淮白酒板塊的發展令人矚目。該板塊的蘇魯豫皖四省既是釀酒大省,也是消費大省。2005年,四省的白酒產量、銷售收入分別占到全國40.45%和30.35%;在全國白酒企業前50強的排名中,黃淮白酒板塊企業有20家,占據其中的40%;“藍色經典”、“口子窖”、“泰山”等已成為區域強勢品牌,為奠定黃淮白酒板塊在全國白酒業中的重要地位立下了汗馬功勞。華(西)北白酒板塊近年來的發展也可圈可點,該板塊中“汾酒”早已擺脫“假酒案”的沖擊,經營連創新高;老四大名酒的“西鳳”在新領導班子的帶領下,更是高速增長,市場連創新高,演繹了“鳳舞九天”盛況。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該板塊中來自內蒙大草原的“河套”異軍突起,讓行業對這個富含黃河文化和草原文化底蘊的新銳品牌刮目相看,連續多年進入全國白酒行業“十強”的“河套”,正在成為全國性強勢品牌,這無疑有力提高了華(西)北白酒板塊在全國白酒業的地位。華中白酒板塊近年來也有不少亮點,如黃鶴樓
文章來源華夏酒報酒、武陵酒開始了老名酒的復興,該板塊內幾個新區域強勢品牌的發展也令人鼓舞。
四大白酒板塊
倡導求同存異合作共贏
綜觀四大白酒板塊及其骨干企業的發展模式,可以發現,雖各有千秋,但發展的手段卻是大同小異:嚴格質量、勇于創新、研究市場、注重文化、提升品牌、和諧發展。有學者研究四大白酒板塊發展模式后指出,白酒板塊的發展水平取決于板塊內的骨干企業的發展水平。四大板塊內骨干企業創造的輝煌可以歸功于他們多年來始終注重質量、創新、市場、文化、品牌、和諧等要素。
有大同,必會有小異。 四大白酒板塊及板塊內骨干企業之間的“同”與“異”相比, 顯然是“同”大“異”小。發展的硬道理和保證實現發展的舉措要素如質量、創新、市場、文化、品牌、和諧等,顯然是他們的“大同”。而相對于“大同”,“小異”的存在,則是非常自然之事。因為“小異”首先源于客觀的一些因素,如地理環境、產品風格等。另外,不同板塊所在的區域經濟的一些產業政策、不同企業的體制性質、發展具體形式等主觀因素,顯然也不可能完全一致。既然如此,四大白酒板塊及每個板塊內的釀酒企業之間,從各自的具體客觀情況出發,堅持發展的硬道理,在積極建立規范、公平的市場競爭環境中,積極實施質量、創新、品牌發展戰略,在實現產品的“高質化”、企業戰略的“科學化”、發展結果的“和諧化 ”和市場戰術的“差異化”的“四化”中,求同存異,合作共贏,進一步做大做強。
轉載此文章請注明文章來源《華夏酒報》。
要了解更全面酒業新聞,請訂閱《華夏酒報》,郵發代號23-189 全國郵局(所)均可訂閱。
編輯:李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