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一項政府的白酒市場消費調查,在包括膠東在內的東部沿海地區,大約有6%的居民喜歡或是常年飲用散白酒。走在城鄉的大街小巷,隨處可見經營散白酒的商店,這些商店大都是主營散白酒,兼營一些啤酒和價位不高的瓶裝白酒。而在膠東幾文章來源華夏酒報千家散白酒商店里,所經營的白酒幾乎清一色的是東北酒,門頭上也標明“東北純糧食酒”。
散白酒店里,十幾個容量達百余斤白酒的陶瓷罐上,標注著不同散白酒的度數、價格和釀造的原料,釀造的原料基本是高粱、大米和玉米等,度數最低一般是45度,高的可達75度,每升從四五元到五六十元價格不一。
十幾年前就從事散白酒批發經營的煙臺紅高粱酒行經理孫建在這個行業里可以稱得上是“行家”了,在他的酒行里,散白酒的品種較為齊全,7.6元/升的50度大米酒、9.6元/升的60度高粱酒、24元/升的75度關東紅、56元/升的58度極品佳釀……其銷售最好的是價格在每升十二三元的品種。他說每年光從他的銷售網絡里銷售的散白酒就達100萬千升,根據他的大體統計,在整個膠東市場每年的散白酒銷量最低能達500萬千升。
為何東北散白酒在膠東能如此平穩成為獨坐市場的行業霸主,孫建認為,東北散酒在膠東或是山東市場由來已久,山東東北一條根,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山東人闖關東喝過黑龍江“北大倉”的人,大都難以忘記那晶瑩微黃的色澤和甘醇的清香、火辣辣的口感,如今許多當年闖關東的人或是他們的后輩們回到了山東,也就把這種飲酒的習俗帶給了自己的親朋好友。東北是中國的糧食主產區,人們對那里的純糧酒的信任度比較高,加上六七十的高度數是很多瓶裝白酒所達不到的,再就是散白酒的價格相對其他的瓶裝白酒價格便宜,是中低人群消費的合適選擇,這些消費者一年當中很少改喝其他的酒,是散裝白酒的忠實消費者。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他經營散白酒這十幾年來,也沒發現在當地還出現過國內其他省份的散白酒。
今年4月份,記者到中國白酒的主產區四川瀘州采訪,一次吃晚飯,在經過一家銷售散白酒的商店時,有位同行的朋友進去買了一斤10多元的散白酒,席間大家一品嘗,都贊不絕口。談到這個問題,孫建遺憾地表示從來沒有經營過其他省份的酒,至于在膠東市場別的散白酒能否吃得開,還要看經營上的利潤、產品的質量和百姓的認可度如何,但他認為,在白酒市場熾熱的競爭中,中國白酒主產區的散白酒企業應該考慮到散白酒的巨大市場。他還表示,如果可行的話,他會試銷一下其他省份的散白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