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州愛喝紅酒的人很多,可要找一個藏紅酒的人卻很難,但能藏到一瓶傳奇紅酒卻是愛酒人士的夢想之事。好酒難買,因為它們還沒有裝瓶時,就早已被收藏者買走了,紅酒圈行話叫炒“酒花”。
廣州知名美食家莊臣,為了覓得一瓶好酒,竟跑到倫敦佳士得拍賣行,拍得一瓶1970年份的6公升裝拉菲紅酒,當時成交價只是6萬元,現在已經是“天價”了。前不久在一個品酒沙龍上,認識了香港品酒師協會顧問黃雅歷,他說自己是個“好酒之徒”,酒天天喝。“好的葡萄酒都藏到肚子里去了,說到藏品幾乎是剩下的酒瓶。”對他而言,最想擁有的一瓶酒是法國勃艮第產區的頂級紅酒———羅曼尼·康蒂。他說:“羅曼尼·康蒂有‘夢幻之酒’的稱譽,產量少而且全落在‘炒家’之手,市面上根本找不到。”對于好酒之人,怎樣一瓶紅酒才值得收藏呢?圈子里人都知道必藏的有勃艮第“夢幻之酒”羅曼尼·康蒂,更有“波爾多五大”———拉菲、拉圖、瑪歌、木桐、奧比昂,但這些頂級紅酒在市面上買不到,因為它們還沒有裝瓶時,就早已被收藏者買走了,紅酒圈行話叫炒“酒花”。
“酒花”,即“期酒”,也就是在葡萄酒裝瓶之前進行的交易。一般在每年4月,當上年的葡萄新釀剛轉入橡木桶陳釀階段,波爾多照例都要舉行試酒會,請世界各地的大酒商和收藏家前來品鑒,酒莊也在這時報出價格。簽訂購買合同后,葡萄酒將會在酒莊的橡木桶內繼續陳釀,待次年裝瓶后才交付客戶。
炒“酒花”好比炒“期貨”、炒“股票”、炒“樓花”,永遠都在考你的眼光,你得掌握相當豐富的葡萄酒知識,包括地理、氣象方面的學問和信息,才能對一瓶葡萄酒的投資價值作出準確的判斷。
在廣州“酒遍東西”酒吧的馮衛東,是位鐵桿的紅酒愛好者,他曾拿出自己的28瓶珍藏,在廣州舉行紅酒拍賣會,其中一瓶來自波爾多的1985年份帕圖斯以11000元的天價拍出,馮先生表示:“這次拍賣會不是為了賺錢,目的是讓更多人關注紅酒投資。”
在紅酒圈,炒“酒花”有許多講究。某紅酒雜志主編陳莊說,炒家除了要看酒莊的等級,還要看年份,因為葡萄酒的品質不但取決于葡萄園的土質,還取決于當年的日照、降水及氣溫的適時與適量,所以,同一個酒莊,葡萄酒的價格每一年都不一樣,投資價值、收藏潛力自然也各不相同。另外,也不一定要迷信波爾多五大一級酒莊,在有的年份,其它酒莊的酒質和價格甚至常常超過它們。
其實,對于真正的紅酒收藏家而言,他們不只在意經濟上的投資回報,更期待打開酒瓶那一刻的驚喜。正如某紅酒雜志主編陳莊所說:“炒‘酒花’是一次富有刺激性的‘冒險之旅’,同一個
酒莊,由于氣候不同,每一年的葡萄酒都有不同風味;同一個年份、同一個橡木桶培養出來的葡萄酒,由于儲藏環境、儲藏年頭的不同,也會有不同的表現;甚至同一瓶葡萄酒,
文章來源華夏酒報由于醒酒時間、飲用溫度、酒杯深淺、菜肴搭配以及當天心情的不同,也會體現出微妙的區別。收藏葡萄酒的樂趣,正是表現在這種種懸念和變化之中,充滿了發現的快樂!”
葡萄酒是一種有生命的東西,裝瓶后仍然會繼續成長、成熟,使酒日趨完美。美國加州OpusOne葡萄酒公司的CEO大衛·皮爾森認為:“收藏級葡萄酒與藝術品不同的是,藝術品一旦完成了是永遠不再變化的;但一瓶葡萄酒是繼續生存、成熟,并會越過巔峰。”
轉載此文章請注明文章來源《華夏酒報》。
要了解更全面酒業新聞,請訂閱《華夏酒報》,郵發代號23-189 全國郵局(所)均可訂閱。
編輯:張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