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想近日又出大手筆,旗下的豐聯酒業收購安徽文王貢酒,聯想的酒業版圖再度擴大。從2011年6月至今,在不到兩年的時間里,聯想已收購4家酒企,其勢力范圍從中南擴充至華北、華東,聯想的酒業帝國雛形顯現。
聯想整合湖南武陵酒、河北乾隆醉、山東孔府家耗資約20億元,其收購文王酒業的資金雖未透露,恐怕也不是小數字。聯想的魄力之大令人贊嘆有加,也很值得白酒業的大佬們深思(詳見本報A4相關報道)。
聯想入主白酒業不僅帶來資金還必將帶來先進的經營理念、豐富的營銷經驗以及獨具優勢的各類平臺,在白酒業開辟出一片經營的新天地,摸索出一個發展的新模式,筆者衷心希望聯想夢想成真。
當然,凡事說易行難。用資金收購酒企聯合組建集團好比播種,但能否達到豐收的愿景則要看機遇和努力。
其一,從投資時點上看,豐聯酒業涉足白酒業是看好行業和市場的高成長性,但目前白酒業的形勢已今非昔比。今后白酒業的發展將呈現大動蕩、大分化、大改組的態勢,競爭將更加激烈復雜,爭奪的重點將是中高端市場,而豐聯酒業收購的企業在中高端市場的表現并不搶眼。
其二,從品牌經營上看,豐聯酒業曾多次強調:多品牌戰略是聯想酒業經營的核心模式,豐聯酒業不會謀求推出自有品牌的白酒,而是會堅持并購這條路,逐步建立起“區域名牌+全國性品牌”的架構。應該說,豐聯酒業收購的企業在全國均有一定的知名度,但從現有的實力上講似應屬于二、三線企業且非區域性的領軍品牌。在此情景下,如何做強區域性品牌并打造全國性品牌需要有獨門絕技,目前還未見到其清晰的思路。反觀華潤公司進入啤酒業的路子,同豐聯酒業有相似之處,但其把“雪花”作為全國性品牌主打,從戰略上和效果上都取得了成功。
其三,從集團運作上看,收購企業容易,經營企業難。有業內人士直言:從以往豐聯酒業收購的企業案例來看,都是一些區域性企業,具有較高的成長空間,但顯然大多競爭力不強,品牌知名度不高,由這樣的一些企業組建而成的“酒業帝國”也自然是難成大氣候,或者短期內并不能形成戰斗力,所以“快速將其做成全國有影響力的酒業集團”的夢想離現實還有一段坎坷之路。
其四,從并購的速度上看,豐聯酒業給人以急于求成之感。一年多的時間內連續整合4家酒企,令人刮目相看也令人心生憂慮。誠如《紅樓夢》所言:大有大的難處。大而不強的集團難以在行業內領先,也難以實現投資者的回報目標。豐聯酒業應該有一文章來源華夏酒報個“消化、鞏固、充實、提高”的階段,以休養生息、穩中求進,避免“聯”而不“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