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臺面臨大考,只有與公款消費、與腐敗脫鉤,重塑奢侈品牌內涵,才能鳳凰涅槃。
作為中國惟一得到國內受眾認可的奢侈品牌,茅臺遭遇困境。從去年7月創下每股266.08元的天價以來,茅臺股價一路下挫,跌到今年1月28日的178.50元,下跌近三成。不僅茅臺,白酒板塊大挫,直到1月28日,大盤大漲2.41%,白酒板塊卻慘烈下跌,食品飲料行業跌幅達1.79%。
茅臺酒正在經歷三重考驗。
茅臺理應正視銷量與公款吃喝的密切關系,反腐必然導致茅臺銷量下挫,反腐越是動真格,茅臺酒短期下跌越嚴重。茅臺酒曾經作為公款消費的主力品種,成為價格不敏感消費者的心頭最愛。“十八大”之后,嚴控“三公消費”的措施出臺,軍隊和地方政府的“禁酒令”相繼問世,筆者親見,各地政府官員紛紛下調白酒標準,把茅臺置換成當地品牌酒。
2010年12月10日,筆者曾在專欄中提出,“茅臺酒價格是腐敗指標”,列出茅臺特供酒比例等數據,而后越來越多的文章印證了公款消費對維持茅臺價格的重要性。
隨著高端投資下降,奢侈品消費總體下滑。根據高盛研究報告,來自中國中產階層的奢侈品買家人數已經從1995年的100萬增加至今天的3700萬,占據了全球38%的奢侈品消費市場。由于中國消費者推動,全球奢侈品股價大漲。
事情正在起變化。平安證券為商貿零售奢侈品潑了一盆冷水,據近日歷峰集團(旗下擁有卡地亞、萬國、朗格等多個知名手表品牌)公布的三季度財報,2012年10~12月銷售額增長5%至28.62億歐元,低于預期,除美國以外的其他地區全面放緩,在亞太地區尤其是中國市場幾乎零增長。其他世界名表、乃至整個奢侈品行業在中國市場的銷售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影響。從屬于高端奢侈品的茅臺價格下降并不奇怪,是全球奢侈品消費下降的一朵小浪花而已。
&
文章來源華夏酒報nbsp; 白酒行業競爭激烈,無論高中低端都處于三國絕殺的混戰階段?!吨袊劸飘a業“十二五”發展規劃》,到2015年全國白酒總產量將達到960萬千升,比“十一五”末增長8%;但“十二五”的第二年2011年,白酒產量就達1025.6萬千升,同比增長30.70%。白酒行業之間各出絕招,有時不免出些陰招,而融券做空又讓投資者把眼光瞄準了白酒的塑化劑事件,從內地、香港,一路檢測到美國,上市公司要面對的是更挑剔、投資方式更多元的投資者。
茅臺必須證明自己是貨真價實的奢侈品,盡快與三公消費脫鉤,把眼光重回到中國白酒文化的內涵上來,回到高端白酒品牌的建設上來。
塑化劑事件發生后,在去年12月12日的媒體見面會上,茅臺董事長袁仁國表面上贊揚消費者的送檢行為,卻聲稱“把一個不是問題的問題,利用和放大食品安全問題,制造公眾恐慌,打擊白酒行業,損害投資者利益,從中牟利”。去年12月18日,貴州茅臺在山東濟南召開經銷商大會,袁仁國發布限價令,要求經銷商保住53度飛天茅臺零售價1519元/瓶的價格,批發價不能低于1400元/瓶。2013年1月15日,在國家發改委政策壓力下,茅臺取消了限價令。而后,茅臺批發價開始松動,對于維持茅臺高端品牌形象十分不利。
茅臺品牌面臨轉型,置換出品牌中公款消費的內涵,把中國高端白酒文化植入消費者的心中,同時通過大規模的營銷鞏固市場。在這方面,茅臺要向可口可樂、LV等公司好好取經。茅臺穩固了自己的市場,基酒等資產價值才能大幅上升,資產價值取決于企業自身。
茅臺,走好!
轉載此文章請注明文章來源《華夏酒報》。
要了解更全面酒業新聞,請訂閱《華夏酒報》,郵發代號23-189 全國郵局(所)均可訂閱。
編輯:王玉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