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白酒塑化劑問題被懷著各種不同目的的一部分人再度借題發揮。不過,筆者得知,近期華東的一家企業負責人獲悉有人將其主打高檔產品送檢檢出塑化劑的報告發送給媒體后,該負責人對此居然是不聞不問。
有白酒技術專家近日透露,國內針對白酒新的塑化劑限量要求正在制定,已經有過一些討論,不過距離最終發布還有一個流程。
江南大學的一位教授亦提到,相關國家部門下一步會以通告的形式對塑化劑給出一個限值要求,防止人為添加。
但上述過程不是一天兩天能夠完成的。
酒鬼酒遭遇塑化劑事件之前,曾陷入業績做局等傳聞,也有有識之士建議公司多與媒體坦誠交流,但建議最終未得到采納。
在“塑化劑風波”之后,酒鬼酒的某些高層在媒體上的表現也加劇了媒體和公眾對這家公司的不信任感。
新時代的媒體、傳播環境下,各大媒體都開始大力推行網站建設,也有不少媒體投入了大量的兵力在自己的官方微博上,微博、門戶網站、平面媒體之間的共振使得行業新聞的傳播速度比以前更快,這就要求白酒企業要有更加迅速的反應以及對媒體更加全面的了解。
從央視招標環節數十億元的廣告費投入來看,白酒企業似乎腰包鼓鼓,但是一些白酒企業卻保留了過去與媒體打交道的方式,一些年銷售額動輒上百億的白酒企業根本沒有發言人制度。在這種情況下,不少都市類媒體抱怨與一些白酒企業打交道難以獲得正面、及時的回復,某些專業的技術問題難以及時得到權威的澄清。
近期媒體報道,一些看似主管單位背景深厚的網絡門戶生存艱難,為了創收,甚至將旗下的子頻道對外承包。一些白酒企業盈利豐厚,卻一貫不重視與媒體的溝通,更談不上擅長與媒體溝通,往往成為這種媒體借以實現其盈利模式的目標。
公眾對行業,對企業的看法不僅僅取決于你怎么做,很大程度上還取決于你做的事情有沒有讓公眾全面地知道。對于白酒這種傳統行業而言,與媒體加強溝通等工作很難像其他工作一樣衡量對企業的利潤有多少影響。白酒企業多脫胎于國有企業,對新的媒體環境的接受還需要時間,但當前的大環境已經不允許白酒企業慢慢去適應了。
蘋果公司創始人史蒂夫·喬布斯一直非常重視與媒體的溝通,他像關心產品設計一樣,親
文章來源華夏酒報自過問媒體事宜。《華爾街日報》的“莫博士信箱”專欄作者沃爾特·莫斯博格回憶:“1997年,喬布斯重新出任蘋果公司首席執行官剛幾天,就開始往我家打電話。每星期天晚上都打,連續打了四五個禮拜。”
因此,在新的媒體環境下,白酒企業要始終處于一種開放系統、動態系統、反饋系統中,使企業的每一個人都清醒地意識到,封閉、隔離的狀態會讓企業無法適應變化的媒體環境,要想為企業的發展創造良好的生存環境,就必須加強與媒體的溝通,在坦誠交流的基礎上獲得信任與支持。總之,對于白酒企業的負責人而言,誰先從原先的心態中走出去,誰的風險就更小,誰就能更容易獲得媒體、輿論、公眾的理解和支持。
轉載此文章請注明文章來源《華夏酒報》。
要了解更全面酒業新聞,請訂閱《華夏酒報》,郵發代號23-189 全國郵局(所)均可訂閱。
編輯:王玉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