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日新報》文章 最近,有兩條與酒有關的新聞十分引人注目:其一,是根據美國有線新聞網的報道,世界十大最愛喝酒的國家當中,中國排在第二。我認為,這與中國龐大的人口基數直接相關。
其二,有媒體報道,國酒茅臺近來遭遇艱難時期,成箱成箱的飛天茅臺積壓在庫房中。
其實,不僅是茅臺酒,中金公司發布的數據顯示,2013年1月,商場和超市渠道的白酒營業收入同比下降超48%,銷量同比下降37%。
面對這樣的局面,關鍵是從業者有沒有勇氣、有沒有能力去做。
業界有識之士普遍認為,茅臺現在最該做的是放下國酒老大的架子,認認真真地利用這次機會完成調整,將此前過度擴張過程中凸顯的問題逐一解決。另外,投入相當的精力和資源來重新梳理銷售渠道,甚至是“開辟新大陸”,到公款消費之外,甚至是到中國之外去尋找新的生存之道。
不僅是國酒茅臺,事實上,幾乎所有的中國白酒企業,都應該把眼光放得更遠一些、把眼界放得更寬
文章來源華夏酒報一些。別的產業要把內需拉上去,但白酒產業則要將重點放在外需方面,只有把外需拉上去了,中國的白酒產業才能得到長久、健康、可持續的發展。
轉載此文章請注明文章來源《華夏酒報》。
要了解更全面酒業新聞,請訂閱《華夏酒報》,郵發代號23-189 全國郵局(所)均可訂閱。
編輯:王玉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