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白酒既有消費屬性,也有買賣的交易屬性和投資屬性。白酒證券化俗稱“紙白酒”,就是把白酒商品當作股票去買賣,像炒股一樣炒酒,投資者既可以進行虛擬的交易,也可以要求實物交割。在早期的交易模式中,一旦白酒產品到期,投資者只能選擇提貨,用來自飲或進入禮品市場。
為了讓紙白酒更像是理財產品,交易平臺紛紛設置了酒廠回購的渠道。它將傳統的白酒行業和金融行業進行跨界組合,是白酒行業經營模式的創新和補充。
相比于國際上成熟的葡萄酒理財模式,我國的白酒類交易平臺可謂是“摸著石頭過河”。雖然白酒類理財產品從運作模式上來講接近股票的交易,但是交易還顯得不夠活躍,交易平臺上的
文章來源華夏酒報人氣也不夠旺。
到目前為止,我國的白酒理財產品總容量也就10多個億。白酒投資者主要是財務投資者、白酒收藏家、個人投資者和機構投資者四大類,需要鼓勵經銷商進場。他們強大的變現能力和消費能力可以增加交易的活躍度,由于懂行對白酒的交易價格起到平抑的作用,避免過度的投機行為。
過去的黃金十年,控貨、漲價和上央視是白酒銷售模式的三板斧。未來的白酒營銷將從粗放營銷進化到體驗營銷和精細化營銷階段,白酒證券化可以增加營銷渠道,實現快速回款,如西鳳的國典鳳香就實現了7分鐘進賬6億元。同時,通過發行投資型高端白酒并在全國甚至國際交易,可以迅速擴大品牌的影響力,作為產品檔次的象征之一。
對參與認購的投資者來說,發售價格僅相當于出廠價,有專家鑒定的白酒品質還可以保真,達不到一定的收益率就回購的承諾更可以保證投資收益,如黃山頭酒業承諾自酒品上市之日起連續65個交易日內,每日收盤價未達到或超過發行價的116%,則按發行價的115%履行回購義務。
3月7日,黃山頭·容天下百年紀念酒在上海國際酒業交易中心發行,6.61%的中簽率創出已上市酒品的中簽率最低;從決定啟動上市到最終成功發行并掛牌,也創出了酒品發行上市的最短時間紀錄。
不僅如此,酒品發行也頗受其他各方青睞。白酒交易所在白酒的投資和交易過程中收取的交易傭金,是其主要的收入來源。銀行與交易所捆綁發售,既可以為其高端客戶提供新的理財渠道并賺取中介費,在各地做路演的過程中也可以對自身形象做宣傳和推廣。
白酒證券化需要警惕泡沫性和不穩定性。白酒的最終功能畢竟是消費,脫離實物交易、過度金融化的紙白酒往往導致投機炒作過度,推動價格虛高,催生并放大行業泡沫,從而影響行業的健康發展。白酒類理財產品的預期收益比普通理財產品要高,但由于標的酒品并不是實物,且此類理財產品多數為非保本類浮動收益型產品,因此所面臨的風險也更高。盡管在發行上市的一年內,白酒企業需要對白酒理財產品的成交價予以保護,但一年期過后,白酒理財產品的成交價格將由市場決定,投資者的收益具有不確定性。一些發行機構在操作過程中運作不規范,選擇的白酒存在問題,或承諾的收益過高,但缺乏銀行提供的保函,也沒有銀行的信用背書,這樣的白酒發售就存在巨大的風險。也有不少白酒理財產品對未來的保值能力和增值空間等問題考慮欠妥,反過來對白酒公司的品牌、渠道和購買者造成傷害。
此外,白酒有食品屬性,受保質期的制約,能否在保質期之前成功脫手或消費,也是投資者需要面對的一個問題。
白酒證券化究竟能走多遠,與消費群體是否懂行有很大的關系。目前,我國白酒的消費者中自購的少,行業內自我參與的多,白酒公司以自我提升形象為主。而法國和英國的葡萄酒證券化被奉為標桿,完全是懂行的人在運作,對于產品、級別、股價和產量等均了如指掌。
轉載此文章請注明文章來源《華夏酒報》。
要了解更全面酒業新聞,請訂閱《華夏酒報》,郵發代號23-189 全國郵局(所)均可訂閱。
編輯:王玉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