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證券報》文章 在經歷過去一年的調整煎熬后,不少企業開始主動應變。
一方面,高檔酒開始降價并調整產品結構,力推中低檔產品:貴州茅臺大幅降低漢醬、仁酒的零售和出廠價,并且以999元價格開放團購經銷商;五糧液收購河北永不分梨酒業,并推出特曲、頭曲等中檔產品。
另一方面,水井坊、沱牌舍得等開始改制,為下一輪增長做準備:帝亞吉歐全資收購水井坊,外方管理層換人,中方團隊將退出;沱牌舍得大股東著手引進戰略投資者等。營銷渠道上,百余
文章來源華夏酒報家酒企進軍電商,并將其看成渠道拓展、營銷轉變、消費轉型的重要平臺。
主動求變的過程中顯露驚喜。根據機構的信息追蹤,目前茅臺終端走量逐漸恢復,下游煙酒店的補庫存也開始啟動,53度飛天茅臺一批價穩定在950元/瓶上方,企業團購價在1080元/瓶~1100元/瓶;而對于茅臺放開經銷權,市場反應也較為積極,認購者中包括部分五糧液、郎酒、老窖的核心經銷商、茅臺體系經銷商、新增團購經銷商等。
此外,瀘州老窖博大公司1月~7月實現10%左右的增長;古井貢酒走出4月低谷,5月開始恢復正增長。總體看來,白酒企業經過這么多年的發展,自我調整和應對危機的能力有了大幅提升。
轉載此文章請注明文章來源《華夏酒報》。
要了解更全面酒業新聞,請訂閱《華夏酒報》,郵發代號23-189 全國郵局(所)均可訂閱。
編輯:王玉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