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一化戰略不是“獨木橋”,而是“陽關道”! 很多酒廠和酒商喜歡把產品線做長,認為多元化戰略可以規避風險,專一化戰略則是“一籃子雞蛋”戰略,會把雞蛋掉在地上。而實際上,專一化戰略是精品戰略,為企業開辟市場和進擊市場提供了一種實現能力,它使企業把有限的力量集聚在某一方面,突現和形成局部優勢。
【發生現場】廣東省廣州市
【看商】廣州佛萊徳酒業有限公司總經理 肖文鋒
【看商簡介】廣州佛萊徳酒業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位于深圳市南山區濱海之窗閩泰大廈14樓,是廣州白酒營銷專業公司,擁有營銷人員124名,送貨車21輛,倉庫2000平方米。在2013年白酒銷售進入低谷后,毅然接手瀘州二線品牌瀘州鑫霸酒業“瀘神”酒在廣州的代理銷售,成功創造了“破冰市場”的成長奇跡。
【市場行為】“營銷產品和做人是一樣的,也需要定位。任何一個人,要么是男人,要么是女人,如果你給自己的定位又是男人又是女人,那么不客氣地告訴你,你就是‘人妖’。雖然這話說起來難聽,但在現實的酒品市場營銷中,你會發現這種酒品‘人妖’比比皆是。”肖文峰接手瀘神品牌后,首先在廣州打出“生命之水乃神水”的廣告詞,準確定位瀘神品牌原生態瀘酒標準品質,切入市場。
【觀看體會】肖文峰接手瀘神品牌酒時,發現其從價位10多元的裸瓶到價值幾百元的高檔商務酒都有,產品數目林林總總有上百個之多。在初露市場后,就有消費者問,你的酒是一款既高檔又低檔的酒?是一款既適合商務又適合自飲的酒?讓消費者產生混亂,市場就會干干脆脆地忘掉瀘神品牌。
【操作心得】代理之初,肖文峰與酒廠在認識上產生了矛盾。廠家由于在營銷上不專業,認為它的產品線如果長一些,有高檔又有低檔,既文章來源華夏酒報有適合商務的又有適合自飲的,那就能夠男女老少通吃。而事實上,沒有一個品牌有這么大的胃口,消費者在進行消費的時候會把相關的品牌排排座次。譬如說,消費者想買一款酒,會把他們心目中的酒品牌排排座次,而后選排在第一的購買,如果第一品牌缺貨了,可能會買第二品牌,如果第二品牌也缺貨了,可能會買第三品牌,也可能轉身走掉。瀘神進入市場缺的就是在消費者心中的排序。肖文峰找到問題的癥結后,就展開了與廠家的合作談判,確定以生態標準獨立營銷一個品種,由此得以破冰市場。
瀘州鑫霸“鑒賞典藏”:繞開“坐蹺蹺板”的尷尬
【發生現場】廣東省廣州市
【看商】廣州駿德酒業連鎖有限公司總經理 盧碧雯
【看商簡介】廣州駿德酒業連鎖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位于廣州市江南大道中94號二至三層,是廣州城區專業經銷批發白酒的有限責任公司,擁有營銷精英人才51人,其他營銷員103 人,送貨車17輛,倉庫5000余平方米。2013年接手瀘州鑫霸酒業“鑒賞典藏”酒品銷售后,逐步跳出了“多品牌”的市場迷局。
【市場行為】在酒類產品比較暢銷的時候,盧碧雯準確抓住經營“權力”和經營“關系”的市場特點,著力推進“盤中盤”營銷策略,橫掃市場,取得了輝煌業績。但是,至2012年底開始,盧碧霞越來越感覺到“盤中盤”未必省事了,無論誰,只要花更多的錢去做就能取得優勢,但品牌要取得這種優勢,廠家就得虧錢,一旦廠家虧不起了就得退出,一旦退出了就什么也留不下。
【觀看體會】盧碧霞不得不拋棄“盤中盤”理論,以酒品所含“標準”落地市場,以文化說服和感動消費者,讓酒品直接回歸市場、回歸消費者。此時,盧碧霞又遇上了新的迷惑:一些名酒廠的“多品牌”戰略讓盧碧霞虧得一塌糊涂,不要說面對消費者宣傳品牌,就連自己都一頭霧水,不知到底該介紹同一品牌的哪個好了。
【操作心得】盧碧霞曾遇上過這樣的難題:企業生產兩種酒,一種是10元價位的低價產品,一種是100元左右的中高端產品。盧碧霞主打10元的低端吧,要在廣告上宣傳廠家是生產10元產品的專業廠家,那么中高端的消費者會怎么看呢,他們覺得盧碧霞的產品不上檔次,因此拒絕消費。于是,盧碧霞不敢再打10元產品的廣告,轉向去打高端產品,說廠家是制作中高端白酒的專業廠家,這時候中低端酒的消費者直接離開了盧碧霞。就這樣,盧碧霞干脆拋開了名酒廠的“多品牌”戰略——不同檔次產品統籌在一個品牌之下,就像坐蹺蹺板,一頭起來的同時,另一頭一定下去,直接選擇瀘州鑫霸酒業的“品鑒典藏”,做專一市場,終于得以走出了市場迷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