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財經日報》文章 對于進入深度調整期的白酒行業而言,諸多酒業“大佬”欲借“私人定制”的東風闖出一條陽關大道。
1月18日,貴州茅臺酒個性化定制營銷有限公司正式成立;2月20日,衡水老白干全國經銷商大會上,衡水老白干方面宣布成立定制酒事業部;3月,五糧液確認與中國中鐵二局合作開發“開路先鋒”定制
文章來源華夏酒報酒,批發價格在100~300元之間。之前,瀘州老窖力推“生命中的那壇酒”定制酒;西鳳酒、杜康等也紛紛推出封壇定制酒,意欲尋求新的利潤增長點。
定制酒一時之間成為白酒企業的重點拓展方向。實際上,定制酒并非新鮮詞語,也不是進入調整期后白酒企業新開拓的一個渠道,定制概念早已有之,只是之前的稱謂更多的是特供酒、內部招待酒、內部專用酒。
而今,在高端酒受打壓,價格下沉,政府及企業用酒銳減,白酒企業尚未找到更好的轉型方向之時,之前的“特供酒”換了一個馬甲被重新包裝上市而已。
有白酒觀察人士表示,白酒企業當下需要做的是真正去研究市場和消費者,以及真正做到市場化,根據自身企業特點,有針對性地推出代表自身特性,并響應消費者需求的產品,并在渠道建設上下更多功夫,而不能再一窩蜂地涌進定制酒這一狹窄的空間,最終落得“竹籃打水一場空”。 吳現廣
轉載此文章請注明文章來源《華夏酒報》。
要了解更全面酒業新聞,請訂閱《華夏酒報》,郵發代號23-189 全國郵局(所)均可訂閱。
編輯:王玉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