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葡萄酒管理局(Wine Australia)認為,中國政府實施的限制“三公消費”措施從長遠來看有利于葡萄酒產業,盡管目前市場會遭遇到銷售下滑的狀況。
根據近日公布的《2014年3月份葡萄酒審批報告》(Wine Approval Report March 2014),澳大利亞對中國出口的葡萄酒總量在過去的12個月里下降了12%,至目前的3.7萬千升。報告還顯示,在整個2013年,澳大利亞葡萄酒的出口總量下降了6個百分點,至67.7萬千升。
自從中國新一屆國家領導上任18個月來,多家澳大利亞公司對中國的葡萄酒出口量都遭遇下滑的窘境。澳大利亞葡萄酒管理局市場發展部總經理James Gosper認為,這樣的狀況始于中國政府出臺的限制“三公消費”的政策,其打擊到了高端禮品酒的銷售,不過他也認為,從長期來看,這是一個利好的發展趨勢。
在接受媒體采訪中, Gosper表示:“我認為,中國政府的監管措施對于葡萄酒產業都是利好。許多進口商引進了很多不知名的品牌,甚至將這些不好的品牌還打造成高端禮品酒。”他繼續說道:“另外,市場上還存在大量沒有形成品牌的葡萄酒,他們既無傳承也無歷史,你甚至連它們的品質到底如何都不知道,在線查詢也查不到。”
Gosper還強調,目前葡萄酒市場存在另一大問題是生產商與消費者之間缺乏溝通。“品牌擁有者和進口商都不知道誰才是他們的酒的最終消費者,而對于建立一個成功品牌的必備常識之一就是要知道誰在飲用你的葡萄酒。如果連消費者群體都不知道,那就很難建立其你的品牌。”
Gosper認為,目前很多基礎弱的品牌都成了市場的遺棄者,他甚至還預測說:“新崛起的消費群體將使市場回歸傳統,而有著悠久傳統和歷史的品牌則將變得越發重要。盡管這種市場模式的轉變將令市場增長緩慢,但這種增長卻是更可持續的。”
的確,按照Gosper的觀點,中國“將很快成為一個強大的市場”。與此同時,“在未來10年,超過5億中國人將成為新興的中產階層,他們將在奢侈車、包以及葡萄酒等等領域都與西方中產階級看齊,這也就意味著他們對葡萄酒的認識將不斷加深。”他的這一番評論與去年中國媒體上的報道基本一致,都認為這個國家正文章來源華夏酒報在崛起的中產家庭將在未來3年里推動澳洲葡萄酒進口大漲50%。
與此同時,葡萄酒教育也是 Gosper強調的一點,這在澳大利亞葡萄酒管理局的中國發展戰略中也有體現。簡而言之,他認為,盡管葡萄酒市場會遭遇短期寒流,但這也為澳洲酒商們打開中國市場提供了良好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