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關于“中糧集團或間接入主酒鬼酒”的市場傳聞引發(fā)了市場廣泛關注。即使酒鬼酒隨后發(fā)布澄清公告,但是其與中糧集團之間還是有了不可言傳的關系。
酒鬼酒于上世紀80年代橫空出世,是湖南第一家酒業(yè)上市公司。2007年完成改制重組后,其一度成為A股
文章來源華夏酒報牛股。但隨著2012年的塑化劑事件以及行業(yè)“黃金十年”的終結,酒鬼酒再次陷入業(yè)績泥潭,至今未有明顯恢復跡象。
而今的市場傳聞中,中糧集團有可能在近期整合另外一家央企中國華孚貿易發(fā)展集團公司,因酒鬼酒公司大股東為中皇有限公司,而華孚集團控制的中國糖業(yè)酒類集團公司是中皇公司大股東,由此,這次整合一旦成為現實,中糧集團將可能間接入主酒鬼酒。
受此傳聞影響,酒鬼酒無疑又成為了資本市場的“香餑餑”。不過,對于此次重組預期,不少業(yè)內人士認為,此次重組是兩大央企之間的整合,中糧集團更看重的是華孚集團旗下的糧油、物流等資產,對酒鬼酒可能僅是財務投資。
就目前來看,酒鬼酒的“中糧夢”可能只是“南柯一夢”,背靠大樹好乘涼的幸福日子短期也不會來臨。
對于中糧集團來說,雖然其一直對白酒業(yè)表現出濃厚的興趣,但是其實踐結果卻并不盡如人意。
今年年初,中糧集團通過財務投資成為習酒第二大股東,此后,其旗下龍虎尊酒業(yè)(安徽)有限公司的50.98%股權兩度掛牌轉讓。而中糧集團旗下另一白酒品牌“老古坊”2005年成功并入中糧集團后表現平平。
中糧集團除白酒業(yè)務未有起色外,中國食品旗下的長城葡萄酒業(yè)務近年業(yè)績也受到重創(chuàng),酒類業(yè)務整體不佳。
對于同樣業(yè)績受到重創(chuàng)的酒鬼酒來說,轉投中糧門下短期并不能有大的轉變。一方面,正如業(yè)內人士觀點,中糧集團對于酒鬼酒更多的財務投資,那么在資源配置上力度并不會太大。另外一方面,就目前中糧集團白酒板塊而言,缺少相應的領頭人,如若酒鬼酒納入其旗下,作為一個目前僅能以地方品牌定位的酒企來說,其發(fā)展前景不甚明朗。
對于資本市場而言,市場追逐的是“預期”,國資國企改革,尤其是央企改革所能帶來的關注度還是相對誘人的。不得不說,未來白酒行業(yè)尤其是上市公司板塊中,國資國企改革將會是關注的熱點。
有券商統(tǒng)計顯示,在目前14家專注白酒的上市公司中,11家屬于地方國資控股,占比將近80%。而多數公司屬于行業(yè)優(yōu)質資產,市場關注度頗高。
事實上,對于酒鬼酒而言,雖然大股東及實際控制人的更迭在一定程度上能為公司注入新的活力,尤其是對于中糧集團這樣的大型央企,但是,從企業(yè)本身而言,更應當注重內功的修煉。
在經歷“塑化劑事件”后,酒鬼酒多地市場受到影響,故而公司拋出了退守湖南大本營的戰(zhàn)略,更是拋出了3年30億元的遠大目標。湖南市場作為戰(zhàn)略重鎮(zhèn),重點發(fā)展無可厚非,但是其市場策略仍有待考量,尤其是在產品策略上,更應有明確決策。在高端產品市場上,酒鬼酒系列曾一度出現回暖,但是在茅臺、五糧液市場價格下調后,其市場份額再次被瓜分。而在中高端市場上,其核心產品并未體現。公司近年雖然著重打造湘泉系列,以主推中低端市場,但其市場需求也有待進一步培育。
轉載此文章請注明文章來源《華夏酒報》。
要了解更全面酒業(yè)新聞,請訂閱《華夏酒報》,郵發(fā)代號23-189 全國郵局(所)均可訂閱。
編輯:王玉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