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已經在自己的土地上釀造葡萄酒超過4000年了,并且他們開始頻頻獲獎了。那么,在不久之后我們是否會在自己的超市貨架上看到來自中國的葡萄酒呢?
提到中國也許你不文章來源華夏酒報會立即想到葡萄酒,但這也許會改變。中國葡萄酒的釀造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600年。在馬可波羅訪問新疆的時候,葡萄種植依然很流行,之后在1892年煙臺建立了第一個商業酒莊,至今仍在運營的張裕,中國最大的葡萄酒公司之一。
但僅僅最近30年,中國政府開始積極地鼓勵葡萄園及酒莊的發展。預言這樣被實現:隨著中國葡萄酒消費人群迅速的增長,2012年中國成為世界第五大葡萄酒消費國。
今天,大多中國葡萄酒只在本土銷售,但是隨著開始有葡萄酒獲得國際大賽的金獎,這種情況也可能被改變。那么,它嘗起來究竟怎么樣?受法國和德國最出名的葡萄酒所啟發,中國種植最多的有四個品種:赤霞珠、美樂、霞多麗和雷司令。這也有兩種本土品種:蛇龍珠(嘗起來像品麗珠)和龍眼,后者帶給白葡萄酒一種甜甜的花香。當地的釀酒師也經常實驗其他的品種,來確定不同區域的最佳品種。有趣的是,在北方他們釀造一些很棒的冰酒,用的是白威黛兒、雷司令和一些本土品種。
大部分中國葡萄酒屬于輕盈的類型,12到13的酒精度,帶著新世界的果味和適中的橡木香。當然,也有一些更貴的紅葡萄酒試圖去模仿波爾多重重的橡木味、復雜的泥土和植物氣息。從辛辣尖酸、過度氧化、苦澀難堪的葡萄酒到精致的、完美平衡的大獎獲得者,葡萄酒質量不一而論。正是因為中國大部分酒莊都是新的,他們并不著急出口,直到他們覺得品質夠了。也有例外,比如世界第二大葡萄酒品牌——長城,他們把葡萄酒出口到全世界的“中國城”。
盡管大多數美食美酒專家會告訴你辛辣的中國食物最好和白葡萄酒搭配,但是在中國消費的葡萄酒90%是紅的。一些中國人認為,這是因為他們更喜歡辛辣食物和紅葡萄酒結合后的濃郁感。還有一些人指出,這是因為紅色代表著財富,而白色意味著死亡,還有紅葡萄酒通常是室溫飲用,白葡萄酒則很冷,而喝冷飲被認為是不健康的。紅葡萄酒通常也更貴,因此也能匹配部分中國人高大上的需求,當然最后一點,很多中國人用干杯的方式喝酒,所以誰真的在乎它嘗起來怎么樣!
與此同時,在大城市,復雜的葡萄酒文化正在逐漸形成。年輕的葡萄酒專業人士擁擠在葡萄酒吧,很多人喝葡萄酒搭配著食物。葡萄酒教育正在井噴,本土侍酒師的數量正在急劇增長。可以預見,用不了多久,中國的葡萄酒也會大幅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