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當紅人氣偶像藝人陳偉霆正式成為“洋河1號”代言人,在眾多的白酒形象代言人中,陳偉霆算得上“小鮮肉”一枚了,其新鮮程度到了什么樣的程度?相當一部分洋河酒的常年消費者、經銷商甚至不知其何許人也。此前從未有過形象代言人的洋河,一出手就選擇了這樣一位超級新人做代言,其勇氣與魄力令人側目,而這背后洋河又是算了一筆什么賬?
首先我們應該注意到,陳偉霆與洋河的合作,并非代言洋河品牌,而是具體針對“洋河1號”這一電商平臺,帶有很明顯的人群指向。這張明星代言的“新面孔”不太會給洋河的傳統(tǒng)消費者及經銷商帶來困惑,其用意是吸引年輕的“粉絲”們,為洋河培育新的消費群體。如此一來,洋河所擔負的品牌風險就小了很多。
在后續(xù)產品策略上,洋河也表現得謹慎穩(wěn)妥,其借助陳偉霆代言效應推出的第一款產品并非洋河品牌白酒,而是一款訂制版葡萄酒“愛未停”,其在洋河1號正式發(fā)售僅10分鐘,便被陳偉霆的熱情“粉絲
文章來源華夏酒報”搶購5000瓶之多。買到酒的“粉絲”們還不滿足,紛紛在微信、微博上曬出自己的訂單截圖,爭當陳偉霆代言產品的購買第一人。應該說“愛未停”的初戰(zhàn)告捷早在預料之中,但如果將之換成藍色經典、洋河老字號等線下常規(guī)產品又會怎樣?也許還能取得銷量上的亮點,但從品牌傳播與粉絲體驗等方面綜合來看,未必能有這么好的效果。換句話說,盡管洋河在諸多白酒品牌中以時尚魅力見長,但驟然與最新鮮熱辣的青春偶像親密接觸,確實還需要一個緩沖適應過程。
所以說,“洋河1號”請陳偉霆作代言,看似冒險激進,實則循序漸進。正如洋河對互聯網戰(zhàn)略的布局規(guī)劃,在“做互聯網企業(yè)”這樣一個大膽的假設命題下,從產品、團隊、模式及線上線下的協調等各個方面進行小心求證,不求概念噱頭,但求在市場趨勢下形成自己的占位優(yōu)勢。
1956年,王蒙發(fā)表短篇小說《組織部來了個年輕人》,作品描寫某區(qū)委組織部新來了一個年輕人林震,他熱情而單純,富有理想,朝氣蓬勃,與身邊一些人缺乏熱情和敏感的生活工作狀態(tài)形成了鮮明反差。今天,隨著白酒市場調整的持續(xù)和深化,各白酒企業(yè)圍繞時尚化、互聯網等命題進行了很多嘗試,包括選擇更接“地氣”的演員作為形象代言人,如金六福選擇王寶強出演其《春節(jié)回家》的形象宣傳片,以及洋河1號選擇陳偉霆,他們代表著不同于以往的白酒文化,傳遞著不同于以往的品牌訊息。這種新鮮嘗試的效果還有待于市場和時間去檢驗,但“新鮮”本身已經令白酒受益頗多。
也許在未來的某一天,我們會習慣看到時尚達人、體育明星們成為白酒的形象代言人。消費者喜愛的,就是行業(yè)要去爭取的,只是需要我們在策略和方式上加以把握,“洋河1號”這次就做出了一個不錯的樣本。
轉載此文章請注明文章來源《華夏酒報》。
要了解更全面酒業(yè)新聞,請訂閱《華夏酒報》,郵發(fā)代號23-189 全國郵局(所)均可訂閱。
編輯:苗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