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蘇富比拍賣行(Sotheby)公布了其2014年銷售額排名,結果顯示,羅曼尼—康帝(DRC)高居榜首。在2013年銷售額達到890萬美元之后,2014年又增長了 24%。其中,一組含114瓶羅曼尼—康帝的拍品成交額達160萬美元,刷新了世界記錄。
在成交額前十位的佳釀中,波爾多占絕對多數。柏圖斯(Petrus)超過拉菲(Lafite Rothschild),第在第一位;接下來是拉菲、拉圖(Latour)、木桐(Mouton Rothschild)、白馬(Cheval Blanc)、瑪歌(Margaux)和奧比昂(Haut-Brion);亨利·賈伊爾(Henri Jayer)排在第九位。
約瑟夫杜魯安(Joseph Drouhin)成為最耀眼的“年度之星”,從第48名躍升至第10名,銷售額達到100萬美元,較2013年上升545%,其中多半來自于去年3月的酒窖直遞拍賣,單場成交額達到93萬美元。
這些數據證實了之前觀察家們已經指出的,羅曼尼—康帝的稀缺性和聲譽使其對收藏家形成無法抗拒的吸引力。但它“最受追捧”的地位能夠維持多久呢?
扎奇(Zachys)拍賣行營銷經理Santosh Varghese認為,羅曼尼—康帝的地位是不可動搖的。“2015年,市場仍將保持對于DRC旺盛的關注和需求,我們的客戶愿意為付出高價。2014年DRC在我們成交額中占據榜首。”
Acker拍賣行總經理Lambert Jemley對此表示贊同,并稱2015年市場對于羅曼尼—康帝的興趣將更加高漲。“我們相信,從拍賣額的角度來看,DRC將繼續在勃艮第佳釀中占據最重要的地位,其銷售額每年都在上漲。”
“全世界的收藏家們都渴望將DRC納入自己的酒窖中,而拍賣行將繼續成為獲取DRC的最直接的來源。另兩家勃艮第‘一級莊’賈伊爾(Jayer )和樂樺(Leroy)已經被盧梭(Rousseau)和利澤-貝雷(Liger-Belair)迎頭趕上。另外,值得關注的還包括博恩丘(Cote de Beaune)的安杰維勒侯爵(d’Angerville)、杜魯安(Drouhin) 和德蒙帝(de Montille)等紅葡萄酒。”他接著說。
然而,Hart Davis Hart拍賣行總裁Ben Nelson卻認為羅曼尼—康帝可能成為自身成功的犧牲品。“羅曼尼—康帝是世界上最受歡迎產區中最受追捧的品牌,藏家們公認其為勃艮第最出色的葡萄酒。但它的價格在近幾年中已經大幅上漲,因此很難說還會有多大的升值空間。勃艮第酒整體來說已經吸引了眾多的關注,曾經名不見經傳的酒莊如Dujac、Leroux等已經擁有較高的知名度。”
Nelson補充說,“勃艮第相對小的產量導致了需求上升,因此價格漲幅頗高。2010~2014年的低產更是加劇了這一狀況。事實上,歐元最近較為弱勢是我們看到價格稍微下降的唯一原因。”
來邦瀚斯(Bonhams)拍賣行葡萄酒分部的葡萄酒大師Anthony Barne的看法卻有所不同。“我們發現羅曼尼—康帝的價格已經略有下降,勃艮第佳釀整體有所降溫,只有利·賈耶爾格外受寵。由于經濟和文化因素如此之多,很難預測下一個潮流是什么。”
下一個潮流可能會是大瓶裝葡萄酒。
2014年,市場已經對大瓶裝葡萄酒表現出高度的興趣,蘇富比成交價最高的10瓶葡萄酒中有6瓶為大瓶裝。不過,蘇富比紐約拍賣行的Duncan Sterling認為,一款葡萄酒的價格取決于其陳年能力和稀有性,而非瓶裝容量的大小。
Jemley則對于大瓶裝市場興趣上升則有其不同的看法。“大瓶裝之所以受歡迎,其最重要的原因不是這種酒的限量發行,而是因為其陳年得更好。另外,藏家們都希望擁有這種大瓶裝佳釀,因此我們認為潮流還會繼續。”
不過,邦瀚斯拍賣行卻注意到大
文章來源華夏酒報瓶裝佳釀的銷量正在下降。“在我們看來,近兩年來大瓶裝已經不那么受歡迎。雖然總有一些人愿意收藏大瓶裝,但事實上這種容量并不方便貯存。”
轉載此文章請注明文章來源《華夏酒報》。
要了解更全面酒業新聞,請訂閱《華夏酒報》,郵發代號23-189 全國郵局(所)均可訂閱。
編輯:苗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