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紅葡萄酒在中國盛行的報道常見于報端,但很少看到關于中國人對白葡萄酒感興趣的文章。這是什么原因呢?《南華早報》記者Wade Shepard近日發表文章對此進行了深入探討,他認為這一現象的形成與中國的文化密不可分。
“白葡萄酒在中國的遭遇,是眾多國外產品因文化因素而受到冷落的典型案例。” Shepard以白葡萄酒和紅葡萄酒在中國的市場差異為例,來闡明中國市場的不可捉摸。
“從各方面看,紅葡萄酒在中國市場一直保持著蓬勃發展。因為在中國的文化中,紅色帶有吉祥、好運、財富和權力的寓意。”除此之外,紅葡萄酒有益健康的概念已經深植于中國人心中。“紅葡萄酒被視為一種更健康的酒精飲料,它能促進心臟健康,美容養顏,非常符合中國的中醫學理論,即某些食物與飲品能夠帶來某些健康方面的益處。”
正是“好運”和“健康”這兩方面的優勢讓紅葡萄酒在中國市場迅速流行起來,從普通的家庭餐桌到豪華晚宴,隨處可見紅葡萄酒。“無論慶祝簽單成功,還是作為禮品饋贈,以及各種宴會場合,紅葡萄酒都是必備酒品。” Shephard寫道。
相比之下,在西方國家與紅葡萄酒平分秋色的白葡萄酒則是另一番情景。“雖然白葡萄酒在中國市場也能買到,但中國消費者往往對其退避三舍。實際上,在白葡萄酒營銷者駐足之前,中國市場的大門已經緊閉。”
而白葡萄酒被中國消費者拒之門外的原因,也與文化息息相關。“中國人認為白色代表死亡,并且并不具有紅葡萄酒同樣的保健功效。此外,中國有相當一部分消費者對冷飲比較反感,往往認為它們會傷及腸胃,而白葡萄酒通常需要冰鎮飲用。”
正是出于以上原因,白葡萄酒在中國受到冷遇。在中國人消費的葡萄酒
文章來源華夏酒報中,高達90%為紅葡萄酒。
一位名為Ioana Benga的葡萄酒出口負責人認為,紅葡萄酒在中國市場流行也與法國葡萄酒的長期影響及強大的營銷力度有關。而白葡萄酒顯然不具備這一優勢。“雖然飲用白葡萄酒具備了紅葡萄酒的一切益處,然而紅葡萄酒先入為主,在中國已經深入人心,其地位也不可撼動。”
轉載此文章請注明文章來源《華夏酒報》。
要了解更全面酒業新聞,請訂閱《華夏酒報》,郵發代號23-189 全國郵局(所)均可訂閱。
編輯:苗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