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號稱住宅領域的
文章來源華夏酒報大佬萬科和商業地產界的王者萬達正式建立了合作關系,盡管簽署的僅僅是象征性的框架協議,這一舉動,還是把地產界攪了個天翻地覆。
據說,很多地產界的大腕們都在抱怨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和萬科集團總裁郁亮不按規矩出牌,人家行業都是老二、老三聯合起來壯大自己實力來干掉行業老大,萬達和萬科則直接是老大和老大惺惺相惜,抱起團來準備轟掉后面的老二、老三們。
王健林稱,如果雙方接下來的談判能夠達成一致,將是超過千萬級規模的。而王健林也坦承,雙方合作的前提是戰略轉型的不謀而合。“這兩家企業能夠走到一起,說明今后這是一種趨勢,在今后中國的行業里,不但有競爭,更多的是一種合作,從競爭走向競合,可能這就是行業的一個方向。”王健林也強調,這種競合不是簡簡單單的抱團取暖。
看到了嗎?房地產行業的轉型已經到了破釜沉舟的地步了,連行業大佬都能撇開恩怨選擇合作,這說明在面對共同困境的時候,沒有什么底線和界限不能打破和突圍,只要是有利于企業未來的發展和行業的健康向上,任何合作模式都可以去嘗試。
現在看來,酒行業的調整還沒有探底,因為行業至今還沒有大佬級別的企業進行合作聯盟,也許,行業領軍企業們還抱著一種積極樂觀的態度,也或者因為這樣那樣的困難阻礙了大規模并購模式的推廣。但我們應該看到的是,伴隨著行業調整的深入和渠道模式的變化,行業企業“成本+利潤”的考核體系指標也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如果不做調整,不去深層次地通過并購降低運營成本,企業的利潤體系會越變越薄。
郁亮說,在地產“白銀時代”促成了雙方的合作可能。實際上,他沒有說明白,翻譯成大白話就是房子不好賣了,市場不好做了,我們才開始合作的。
是的,豬都能飛的時代誰會去熱衷搞合作,成立聯盟?正是行業不景氣的時候,行業企業才要團結起來——這時候的“團結”,顯然不是以往的你去我的企業看看窖池,我到你的公司取取經驗,現在需要的是合伙賣酒了,窖池、市場是我們大家的了。
不要忘記,現在的蘇酒集團的行業地位就是當年洋河和雙溝的并購在短時間內產生的效果,現在蘇酒陣營的拳頭效應即便是在行業不景氣的當下也是卓有成效的,即便如此,蘇酒集團也還是在積極尋找并購對象來壯大體量,而反觀山東、湖北和河北等白酒企業過于分散、資源消耗嚴重的省份,多數酒類企業日子都不好過。
目前,白酒行業除了茅臺、五糧液外,其他企業以及各大區域龍頭酒企都表現出了主要銷售額和影響力集中在本區域,難以走出本地形成全國化品牌的特征。數據顯示,除了瀘州老窖和牛欄山的省外銷售額占比達到50%以上,洋河、汾酒、古井貢酒等在省外的銷售額占比都不到40%,表現出了較強的區域性。
對企業來說,難以形成全國效應不僅僅是對自身品牌的一種損失和利用不足,更意味著難以分享全國的供應和市場資源,難以通過集中整合資源提高效率。對于白酒行業整體,這也是一種資源浪費的低效結構。
所以,趁著企業的轉型和行業調整的機會窗口,趕緊動起來吧,萬科和萬達都能走到一起,我們還等什么呢?
轉載此文章請注明文章來源《華夏酒報》。
要了解更全面酒業新聞,請訂閱《華夏酒報》,郵發代號23-189 全國郵局(所)均可訂閱。
編輯:苗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