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稱為“史上最嚴禁令”的《北京市控制吸煙條例》已經在6月1日生效。將禁煙這項個人活動上升到一種集體強制,冷酷“鐵腕”執法之下,我們并沒有聽到煙草行業有什么抱怨,國內煙草品牌利群更是置若罔聞,反而在努力推動一場“陽光助學”公益活動。
與很多行業不同的是,煙草行業歷來不排斥禁令,甚至有主動“歡迎”煙草禁令的意味。從在每個煙盒上標注“吸引有害健康”,到世界衛生組織推行的全球《煙草控制框架公約》,再到我國愈發嚴厲的煙草廣告法和“禁煙令”,煙草行業的生存環境都受到了嚴峻的控制。
“禁令”如此嚴峻之下,煙草行業并沒有停止發展的步伐。除了善于運用“禁忌激發欲望”的消費心理,作為政府認可的合法產業,煙草行業在了解自己短處的前提下,反而學會了在夾縫中努力求取生存空間,并將邊緣創新發揮到了極致。
由于世界各國都不允許香煙在報紙、電視、廣播、期刊上作廣告,他們便通過借助品牌延伸傳達形象,萬寶路、駱駝和中國紅塔都通過將香煙品牌延伸到服裝、旅行包、打火機等飾品上,推出風格極為相似的廣告,從而重點傳達自己經典的、桀驁不馴、瀟灑有型的生活方式。
自古“煙酒不分家”,但論起生存環境,相比煙草行業惡劣的生存環境,白酒行業要好太多了,完全談不上“夾縫中生存”。白酒本身對人體無害,在不過度飲用的情況下,還會有益身體健康。作為集合中國農業、工業、服務業的傳統產業,它在促進國民稅收、解決勞動就業和帶動區域經濟發展上都有重要的作用。
但白酒目前在中國的優化發展還是有一定的受限,作為被國家列入限制性發展目錄中的產業,酒企在擴產、立項、廣告和稅收等方面,都存在偏緊的政策約束。在自由競爭的環境下,阻礙了市場力量的爆發。
在上述政策未解禁下,今年9月1日正式實施的修訂版《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再次增加了四條限制酒類廣告傳播自由度的禁令。而“中央軍委禁酒令”和限制“三公消費”政策也絲毫沒有放松監管和限制的力度。即便是在中國宏觀經濟一季度增速放緩至7%的
文章來源華夏酒報壓力下,國家并沒有顯示出對白酒特別是高端白酒松動政策。
在這樣緊張的局面下,白酒行業是不是可以學下一下煙草行業的“夾縫生存”?盡管我們當前的遭遇還遠不如煙草行業那樣嚴峻,但何不積極嘗試一下他們那些倒逼出來的創新,以情感、公益、個性等營銷方式,極大提升自己產業的競爭力,正視自己的短處,進而用創新手段彌補,搶回失去的市場。
“控煙限酒”是國家基于社會發展的考量,能不能在這種環境下“逆勢而上”,則是你的本事。世界很大,每個行業都有它不得已面對的“茍且”,但你可以去追尋它的詩意和遠方。
轉載此文章請注明文章來源《華夏酒報》。
要了解更全面酒業新聞,請訂閱《華夏酒報》,郵發代號23-189 全國郵局(所)均可訂閱。
編輯:王玉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