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7月的酒城瀘州,田野間鋪展著大片的成熟高粱,那是一種深沉含蓄的紅,是一種飽滿成熟的美,它會喚起人們對生活的美好向往和幸福體驗。而當“高粱紅了”的意象與名酒、有機聯系在一起,則是白酒文化的回歸還原。
日前,瀘州老窖公司舉辦了“瀘州·高粱紅了”國窖1573有機健康之旅文化采風活動。來自全國各地的參觀者走進位于瀘州金龍鄉、永興村的有機高粱種植基地,親身體驗感受了瀘州老窖所打造的,從田間到餐桌的有機健康文化,并欣賞了一部以“高粱紅了”為主題、串聯起瀘州老窖發展歷程的精彩舞臺劇。很文章來源華夏酒報多參觀者表示,經過這次有機之旅,對瀘州老窖乃至白酒的認識發生了很大改觀:白酒并非簡單的工業品、消費品,更與我們的土地根脈相通,與中華農耕文明血脈相連,它是中國人的傳統,也是中國人的生活。
讓參與者有了這樣的感受和認知,可以說“高粱紅了”活動所產生的市場與行業價值難以估量。隨著酒業調整,我們說白酒知識的教育普及,要運用消費者“聽得懂的語言”,把那些專業術語轉化成更形象、更具真實生活體驗的表述方式。其實不僅專業知識如此,對更廣泛的酒業傳播推廣同樣如此。比如在很多白酒企業所開展的工業旅游中,參觀路線多集中在博物館、資料室和窖池、灌裝等車間,固然能使參觀者感受到企業的歷史和實力,但觸目所及盡是古代酒具酒器、照片字畫、各色產品、各種獎章證書,這似乎并不完整,也有失生動。
不妨對比一下葡萄酒行業,往往在葡萄采摘季節組織大規模的參觀體驗,葡萄藤上那些珠圓玉潤的珠串就是最好的消費者教育:葡萄酒是屬于自然的,是綠色健康的。從生產的本質來看,白酒何嘗不是如此?采用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純糧固態釀造工藝,對生態條件有著近乎苛刻的要求,白酒與大自然的聯系同樣緊密,白酒的健康價值不可忽視。但由于之前我們在這方面的傳播缺失,重歷史而輕現代,重產品而輕原料,于是白酒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形象與“生態”漸行漸遠,公眾對白酒核心價值的認知發生了偏離。
確實是時候引導消費者走進我們的基地農田,與我們共同分享“高粱紅了”的喜悅了。不僅在瀘州,在每一處美酒飄香的地方,千百年來,中國人與高粱這種為白酒而生的作物一直和諧相處著,今天,以種植高粱為生的農戶依舊與白酒行業唇齒相依。這種傳統農耕文化的代代傳承,已深深影響了白酒的性格,融入到白酒的血脈。無論身處城市化、工業化還是信息化的時代潮流中,只有堅持這種本性,白酒才能始終根植于中國人的生活,保持旺盛的生命活力。
瀘州的高粱紅了,而我們更加希望這為中國白酒帶來更大的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