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下半年,白酒產業并購事件集中爆發。近期,改制歷經曲折徘徊的沱牌舍得集團成功征得意向受讓方天洋控股,浮來春集團子公司國美酒業正式控股君子酒業,珠文章來源華夏酒報海國利工貿收購貴州茅臺鎮古鎮酒業。并購還首次突破傳統生產領域,酒類流通領域出現了許多并購事件,繼戰略合并也買酒后,陳年白酒運營商歌德盈香并購上海酒類連鎖商酒老板,酒類超商安徽百川與上海谷品酒業共同組建上海百川谷品實業,知名流通商業巨子怡亞通收購上海龍川酒業擬設立泉州怡閩酒業等,酒類并購風口似乎已經如期打開。
隨著《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2015年修訂)》自今年4月10日實施,外資進入名優白酒股權比例的限制被取消,處于“弱復蘇”的白酒行業走到了產業整合和重組的良好時機,相關觀點一致認為,并購將成為2015年的白酒行業新常態,2015年下半年開始后的一年,真正的行業整合大潮會蜂擁而至。
經過兩半年的產業深度調整,擠壓式增長的白酒行業企業效益分化越來越明顯,特別是行業龍頭企業和地方重點白酒企業,不但擺脫了過去最糟糕的市場狀況,同時經營效益明顯企穩,核心競爭力提升。在此壓力之下,部分未能復蘇的企業面臨破產和資產重組,整個行業資源開始向優勢龍頭企業集中。
值得驚喜的是,酒類流通企業在這輪并購的精彩亮相,具有獨特的看點。以往均是傳統生產企業唱并購獨角戲,而在這輪白酒行業并購浪潮中,酒類流通企業開始頻頻參與,有的甚至通過被并購完成曲線上市,酒類流通企業屢屢介入并購,正彰顯了該領域日益強化的行業地位和市場話語權,而以酒類電商、連鎖企業為主導的酒類流通企業并購主力,則釋放了業內對酒類新興業態充足能量的想象空間。
在依然向深度調整挺進的大環境下,酒類行業并購行為可看作酒企一種主動變革的策略,其實質是加速自身轉型,提升抗擊寒冬實力,流通企業借此擁抱資本暖流,升級企業運營模式。而白酒巨頭企業則可進一步深化全國化之路,通過并購優勢地方酒企,輸出產能、接手渠道,無疑可以重構地方市場優勢,提升全國市場占有量。此外,并購還有助于整合行業優勢資源,全面拓展國際市場。
雖然說白酒行業并購風口已然大開,但能走多遠、走到個什么程度,目前還是一個未知數。應該看到,目前行業有資格有實力進行并購的白酒生產企業都是國有控股企業,它們能否并購、并購什么,有時候還受制于體制內的因素。此外,從產業整合層面,值得重組和并購的企業沒有那么多,酒類流通領域目前進行的并購行為,都是小微的標的,未來還需加大并購實力。
企業自身和資源限制之外,白酒并購并非意味著坦途。即便是并購完后,也需要考量利益得失,架構改造和人事調整等事情,白酒業是個有自身規律的傳統產業,資本并不構成其價值體系的絕對核心,但借資本穩定品質、提升品牌,為未來企業轉型集聚力量,未嘗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