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香檳輸給了意大利普洛賽克起泡酒(Prosecco),丟失了其在起泡酒市場的霸主地位。2014年,普洛賽克再創佳績,擊敗香檳成為全球最受歡迎的起泡酒。
這一消息對于那些全球知名香檳品牌來說,無疑是一大打擊,但對于那些價格低廉、口感不錯的歐洲起泡酒來說,卻令人歡欣鼓舞。
不過,行業專家Lindsay Pomeroy和Liz Thach認為,只要制訂一個切實可行的計劃,在經歷連續兩年挫敗后的香檳仍有望重新奪回起泡酒市場老大的寶座。
市場研究公司Impact Databank數據顯示,2014年香檳銷售情況總體向好,名莊香檳和年文章來源華夏酒報份香檳尤受追捧,出口總量達3.071億瓶,出口總額也高達49億美元。香檳出口量多達130萬箱,同比增長4.5%。而在美國市場,香檳在經歷了數年的下滑之后出現強勢回歸,銷量增長接近5%。
與2009年相比,美國市場香檳銷量增長了14萬箱,出口額也同比攀升,2010至2014年間,每箱價格升至283元,增長10%。
近日,兩位專家在Wine Business網站公布了一份行業分析報告。他們在報告中指出,近年來,香檳在起泡酒的擠壓下丟失了一定的市場份額,其主要原因包括4個方面:全球性經濟危機、消費潮流的變化、嚴苛的行業法規以及強大的競爭對手。 “就消費潮流的變化而言,其中對香檳最具破壞性的一點是,年輕的‘非香檳’消費者不斷尋求價格低廉的非傳統飲品。”
兩位作者認為,雖然香檳目前的處境極為不利,但要想贏得消費者的喜愛,重新奪回霸主寶座,應采取四種措施:一是全面實施“2030年香檳計劃”( Champagne Plan 2030);二是推廣“香檳并非只適于特殊場合飲用”的理念;三是樹立品牌形象,瞄準年輕消費者群體;四是為零售商提供更多的教育資源。
“2030年香檳計劃”由香檳酒莊聯盟(Champagne-house union)制定,并于2012年開始全面啟動,目的就是為了幫助香檳品牌奪回市場份額。
盡管該項計劃在實施過程中出現了一些變化,但只要將這些改革措施進行到底,就會給整個行業帶來有力的提升。
目前這些措施的實施已經卓有成效。如果香檳行業能夠將這些做法堅定不移地執行下去,香檳重奪市場的盛況指日可待。
就香檳的飲用場合而言,多數人認為香檳僅適用于某些特定的場合飲用,如慶典場合,或作為開胃酒飲用;但一些香檳生產商卻對其重新定位,將其打造成一種“適于任何場合、任何情緒、適合任何口味”的飲品。
還有一些生產商聲稱其香檳“適宜搭配夏日燒烤和調制雞尾酒”,以另類飲法吸引消費者。
此外,他們還以年輕消費者為目標,通過APP、新穎的酒標設計和有趣的廣告語等方式來吸引這一消費群體。
如果香檳生產商希望融入年輕的消費群體,此類的舉措是必不可少的。
兩位作者總結道,香檳要想成為全球銷量最大的起泡酒仍然面臨各項挑戰,但只要采取積極有效的應對措施,就一定會重新重奪起泡酒市場的領軍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