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2015年天貓“雙11”成交額刷新到912億元,再一次上演的中國式購物狂歡,不但震撼了國人,更引發外媒議論,十足成為世界級的“節目”。煙花齊放,第七年的“雙11”落幕,再次以璀璨數字成就商業壯舉。
從2009年橫空出世,到進入“七年之癢”,“雙11”并沒有如很多人預言那般的“江河日下”,反而借著愈加濃厚的互聯網氣氛,再次攀上歷史新高,甚至進入國際化階段。當天有相當數量的海外主流媒體關注,很多國際商家和商品通過“雙11”快速進入中國,海外消費參與中國“雙11”層出不窮,全球性的商業文章來源華夏酒報狂歡在“雙11”中始見雛形。
“雙11”的電商狂歡,無疑可驗證出中國強勁的消費活力。
長期以來,中國經濟依賴于出口和投資,消費被認為一道未完全打開的大門,有不少專業人士認為中國消費者缺乏必要的熱情和動力,中國消費形勢并不樂觀。而“雙11”通過創造令人瞠目結舌的網購記錄證明,中國社會消費的涓涓細水后面是一大波洪峰正在接踵而至。
以酒類“雙11”為例,截至今年“雙11”結束,在天貓酒類競品榜單上,壹玖壹玖、酒仙網和購酒網三家酒水電商官方旗艦店,排名行業前三位,由于1919與購酒網在當天達成戰略合并,兩家全渠道合計銷售達到4.25億元,數額相當驚人。而金沙、國臺、茅臺、洋河、張裕等企業天貓官方旗艦店均表現強勁,僅用一天時間即打了一場漂亮的業績勝仗。
宏觀上來講,“雙11”的狂歡不是天貓一家或者馬云一個人的勝利,而是見證中國經濟強勁活力、民間消費潛力強大、快遞行業空前健全的勝利,由以上的種種,才成就了今日的“雙11”現象。
微觀而論,我們還必須審視當前“雙11”狂歡,對于各路商家磨煉之功。從以往的價格血戰,走至當下更加理性的營銷。商家在激活消費者網購熱情的同時,正通過帶有互聯網特色的傳播和服務方式,打開最為活躍的世界市場的天窗,讓“雙11”教育消費者購物,使得這場節日營銷更具有啟蒙意義。
今年“雙11”期間,酒水電商間的價格暗戰逐漸落于下風,不再被消費者所鐘情,反而是謀略于消費者后期體驗的關注,正在成為主流。
中酒網在“雙11”大戰中,為避免與其他電商對比,更多地把目光投向了配送和服務上,這一做法贏得很多好評。不再把“雙11”看作是行業排名和流量多少之爭,反而借此檢驗和完善自身的服務能力,這是非常溫和低調的態度,但卻是高明而有效的招數。
經歷中國互聯網的形轉勢移,很多行業都在完善自身的模式。
今年的“雙11”已經表明,酒類電商平臺之間的惡性和庸俗的斗爭已經在慢慢地褪化,集中爆發的公共危機在逐漸減少,有序的秩序建設正在形成,對社會資源的合理利用,正在讓“雙11”平臺變成行業共贏的游戲。
由互聯網推動商業革命和進步,還未停下腳步。我們希望,明年再來看“雙11”,重點不是顯赫而驚艷的網購數據,而是覺察到它的創新動力之不竭,規律之妙不可言,以及它帶給商業領域中獨一無二的思想啟蒙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