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企業的經營者,在考慮經營的同時,應給予員工必要的保障,員工有了保障,心里才會塌實,思想才會穩定,干勁才會十足,這是企業發展根基之所在,也是企業穩定的源頭。
一位朋友的女兒,學的是汽車專業,大學畢業后被招聘到一家汽車銷售公司工作,干了四年,結果公司沒有按照當時承諾的給她辦理三金(養老金、住房公積金、醫療保
文章來源華夏酒報險),這期間雖然多次問公司,答復都是正在辦理,最終姑娘提出辭職,公司經理馬上承諾按照半價給她一輛車,以此給予挽留,但她還是辭職而去。這位姑娘的理由很簡單,對于一個不能給予保障的公司,有再好的待遇只是眼前的,從長遠講,人的心里總是不塌實,心里不塌實又談何發展,就更不可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之中。于是乎,公司也難把人留住。
類似這樣的案例,在現實中普遍存在。如果我們細心觀察,就會發現到一些單位辦事,每次接待的人都是新面孔,員工流動猶如走馬燈。員工辭職率高,說明一個單位缺乏吸引力,難以留住人,更難留住心。雖然目前供求關系偏向于用人單位,但是頻繁的人員流動,勢必對企業工作造成負面影響,對于企業的發展也很不利。新工與熟練工的差距相當大,工作效率有天壤之別,而且培訓新工需要企業付出人力和時間,新工也需要慢慢實踐,才會逐步成熟。企業的任務是生產經營、實現效益,之后擴大生產,實現規模的提升。人員是企業發展的原動力,沒有穩定的、基本功過硬的員工隊伍,企業的發展壯大就無從談起,再好的藍圖也只是心愿。
穩定壓倒一切,社會如此,企業也不例外。企業在給予員工應有尊重的同時,更要消除員工的后顧之憂,使他們在精神和物質上都得到保障,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
應有的保障勝過虛無縹緲的承諾,勝過臨時抱佛腳的獎勵。
轉載此文章請注明文章來源《華夏酒報》。
要了解更全面酒業新聞,請訂閱《華夏酒報》,郵發代號23-189 全國郵局(所)均可訂閱。
編輯:周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