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許多國際和國內酒市場的各種消息,如名酒漲價,或者以次充好的山寨名酒,都讓人不禁生出“神馬酒都是浮云”的感嘆。
過度的商業炒作實非消費者之福,對產區本身更是一種傷害 林殿理,臺灣人,葡萄酒專家講師,在全國各地進行品酒教學,多次受邀擔任國際葡萄酒大賽評審,著有《葡萄酒賞味手札》。
最近,“神馬都是浮云”這句話似乎已經變成許多人的口頭禪,聽起來不止有淡泊名利的意思,套在現今的社會里,更有點阿Q的感覺。最近許多國際和國內酒市場的消息,也讓我不禁生出“神馬酒都是浮云”的感嘆。
首先是茅臺酒和五糧液漲價的消息。當然,在這個熱錢過剩、通貨膨脹的經濟環境下,物資漲價是難以避免的,但真正讓我特別浮云的是酒廠發布的主要漲價原因:茅臺提價的理由是“兼顧好國家利益”,而五糧液漲價的理由則是“為滿足消費者身份需求”。如何兼顧國家利益我是不清楚,但消費者身份需求這種事,聽著卻令人覺得渾身不對勁。
在國外,烈酒當然也會因不同消費層級而推出不同價位的品牌,但老外的邏輯是特地為高端消費者去采用更精選稀有的原料,以更謹小慎微的釀造工藝以及更精致華麗的包裝,來吸引有身份需求的人士。反觀國內酒廠,不花任何成本去提升產品本身的價值,就仗著壟斷的地位徑自把原本中價位的產品膨脹成高價位的產品。當然,買賣這種事本來是一個愿打一個愿挨,這些品牌的白酒也不是民生必需品,他們要厚著臉皮撈錢,消費者為了面子掏錢,誰也管不著,反正據說這些酒多半屬于公款消費,買的人不喝,喝的人也不會自己出錢買。
因為工作關系,在大江南北四處飄的同時,我也會特地去觀察當地的酒類市場狀況。最近在大連百年城后面一家老字號的商場里,我逛到了一家賣葡萄酒和烈酒的商鋪。看了打著聚光燈的精美陳列柜里的酒,我又浮云了!趕緊拿出iPhone(手機上網)來拍照存證——簡單地說,那些都是來自波爾多,做的跟拉菲很相似的山寨名酒。嚴格地說,這些酒都是符合法規,正當進口的,酒標上的法定產區AOC標示也很明確。問題在哪里呢?主要就是它們的名稱,拼字都故意只跟拉菲堡差一個字母,還放上極為相似的酒標圖案以及五只箭商標。至于價錢呢?這些波爾多最基本AOC等級的酒,售價都定在同等級正常價的十倍到二十倍以上。
我特地上網查詢這款酒,發現它的來源是珠海某家進口商。在該酒商網站一個不顯眼的頁面里,終于查到了它的身世來歷。釀造這款酒的酒莊確實是位于波爾多,只不過它是一家名不見經傳,而且于名于實都跟拉菲堡八竿子打不著關系的小酒莊(波爾多公會記錄在冊的葡萄種植農、酒莊和酒商共有大約8650家,優秀高價的名莊只占其中很小的一部分)。用膝蓋想也知道,這小酒莊怎會聰明到要制作山寨酒賣到中國來呢!當然始作俑者就是進口商了。有趣的是,他們設計了一系列不同價位的山寨酒,例如拉菲公爵、拉菲侯爵,全都是正牌拉菲堡所沒有的產品。
身為波爾多葡萄酒學校的授權認證國際講師,我覺得有義務告知消費大眾,波爾多除了有少數價格高昂的名酒,更有絕大多數是價廉物美、性價比優良的日常餐酒。過度的商業炒作實非消費者之福,對產區本身更是一種傷害。購買高價波爾多酒請謹慎小心,最好有內行人幫忙鑒定等級真偽,不然損失了銀子還被商家和收禮者暗地里笑SB,那不是虧大了嗎?!
編輯:張勇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