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的5年,是中國發展極不平凡的5年,伴隨著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全面推進,國家面貌發生了歷史性變化。同樣,這也是中國酒業飛速發展的5年,通過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積極調整結構、改變經濟增長方式,中國酒業順利度過了國際金融危機所帶來文章來源華夏酒報的“寒冬”,產量保持穩定增長,行業經濟運行質量穩步提高,創新、調整和發展成為這一時期中國酒業的關鍵詞。
5年間,中國酒業取得了全方位的創新突破:在生產領域,行業技術進步速度加快,先進的生產設備得到了廣泛應用,產品創新能力有了一定增強,廣大企業根據市場需求變化開發出不同檔次、不同風格的新產品,充分滿足了消費者日益個性化、多元化的需求;在營銷方面,廣大企業在品牌建設上取得了累累碩果,并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大膽吸納國際化、時尚化元素,創新酒文化,釋放出全新的酒業魅力。
5年間,中國酒業不斷調整產業結構和增長方式轉摘于中國酒業新聞網,行業綜合競爭力得到了質的提高:以“中國白酒金三角”、“宿遷酒都”、蓬萊葡萄酒產區等為代表的產業集群發展模式受到行業普遍關注,有力推動了當地酒產業發展壯大;通過資本力量為主導的并購、重組、強強聯合,酒類企業集團化正在形成,對整合行業資源、提升品牌效應起到了明顯的促進作用。
酒業調整的成績還體現在產品結構的合理轉變上,白酒產量穩中有增,低度白酒的市場份額擴大,高端白酒所占比重越來越高;啤酒產量穩步上升,連續8年居世界第一;葡萄酒產量連年保持兩位數的快速增長,干型酒已占到總產量的一半以上……
5年間,中國酒業先后遭遇了自然災害、國際金融危機、食品安全危機等一系列外部因素的影響,企業所面臨的市場競爭壓力日益增加,但仍然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堅持發展方向,“茅五劍”等一線名酒飛速發展,洋河、汾酒、郎酒、西鳳、古井等傳統名酒集體復蘇,稻花香等區域品牌后勁十足,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的行業景象,引來大量業外資本關注,為“十二五”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同時在擴大就業、繁榮市場、解決三農問題、拉動相關產業發展和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回顧“十一五”,我們欣喜地看到中國酒業的輝煌足跡,更深切感受到創新、調整和發展為之帶來的勃勃生機,中國酒業的強大生命力和美好前景展露無遺。2011———“十二五”的開局之年,中國酒業必將譜寫更輝煌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