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辭》中曾提到“魂兮歸來”。今天,我們要對食品企業高聲疾呼:責任歸來。責任就是企業的魂,丟掉了魂,就喪失了道德,社會和企業就陷入了悲哀之中。
文章來源華夏酒報
對食品行業來說,企業最基本的責任就要確保食品安全,杜絕健康危害。然而,在市場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一些企業卻利欲熏心、丟失了社會責任、出賣了靈魂,嚴重侵犯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當前,食品安全形勢依然嚴峻,假酒盛行、渠道缺乏規范,對白酒產業健康安全發展構成了嚴重威脅。近日,五糧液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唐橋表示,“假酒不是毀掉一家企業,而是毀掉一個行業”。同時,唐橋也呼吁,一些名酒企業應當在打假問題上形成一個利益共同體,共同來實現信息的共享、聯合打假。
食品安全已成為社會公眾關注的熱點,制假販假已成社會的一個毒瘤和頑疾,需要全社會的力量共同制敵。需要相關的食品安全部門、質量檢驗部門、工商部門、公安部門等通力合作,攜手構建全國性的白酒打假體系,實施精準嚴厲打假行動,將假冒偽劣產品和制假、售假者一并驅逐出市場,切實維護白酒市場健康發展,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和生命財產安全。
反思現實,我們深諳:企業要以社會責任為基礎,消費者的信任是企業生存的前提,一旦喪失消費者信任,即使是百年老店,也只有死路一條。企業在經營時,應該把食品安全放在第一位,企業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時,更應該考慮其他利益群體和社會的利益。只有社會責任感強的企業 ,才能贏得消費者的信任,才能最終做大做強。
“十二五”期間,以“改善民生”為目標的“民富”理念,從人性化的角度,更加關注消費者的健康訴求。在這種大背景下,中國的食品企業應該承擔起更多的社會責任,與時代同步,共創安全、健康、幸福的新生活。而作為企業,如何切實履行好社會責任?
企業社會責任不能僅僅體現在捐款和慈善事業上,履行社會責任不是在做秀,不是花拳繡腿,更不能浮躁欺騙公眾。
只有真正理解和把握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意義和方向,站在消費者的立場去認真對待和履行企業社會責任,想消費者所想,一心一意為消費者謀利益,才能最終贏得消費者的信賴和追捧。社會責任是企業的魂,來不得半點馬虎和絲毫懈??;維護食品安全,履行社會責任,生產企業和經銷企業責無旁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