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酒莊葡萄酒投資受阻,符合市場規律。
按照投資市場分析。作為風險投資的一種,名酒莊葡萄酒在投資定位上本身就是一個有爭議的話題。眾所周知,高端的名酒莊酒的行銷模式一如國內的高端白酒,其運營模式也是“買的不喝、喝的不買”。葡萄酒餐酒的市場繁榮是借靠了國內新富權貴的炫耀心理而催生的商品市場歌舞升平,在這條利益鏈上每一道環節都是贏家。名酒莊葡萄酒則不同,投資方用白白的現洋換到的卻是一個美麗童話般的忐忑。即便不考慮投資回報,先說投資安全,名酒莊葡萄酒投資市場的期貨投資,對于相對不成熟的國內市場而言,只是國外葡萄酒商獨自勾勒的一個美麗的夢。
餡餅如果吃不到那就是陷阱!
按照奢侈品市場分析。中國社會科學院近日發布2011年中英文版《商業藍皮書》,藍皮書指出,近年中國經濟飛速發展,居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消費者收入增加,使奢侈品消費力度不斷提高。預計,中國中產階級人口在2011年將增加到1.04億人,隨著中高端消費人群增加,2015年前中國或成為全球最大奢侈品市場。
《華夏酒報》宮華明 制圖
但是,就中國奢侈品市場購買動機分析,除了彰顯高貴外,上述的奢侈品還有一個共性的特點:那就是價值保值性。而這一點,名酒莊葡萄酒未必能達到這個最基礎的需求。
按照葡萄酒酒種來分析。據葡萄酒評委介紹,進口的葡萄酒一般都沒有保質期,而我國的葡萄酒為了照顧中國人的習慣,會標上8年至10年的保質期。從字面上與習慣上我們可以判斷:過了10年的葡萄酒會怎樣?加之葡萄酒恒溫恒濕的儲存條件特殊性,名酒莊葡萄酒對于國內投資市場而言只是“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的一場看似極美的華爾茲而已。
文章來源華夏酒報
按照常規收藏角度分析。收藏品分為自然歷史、藝術歷史、人文歷史和科普歷史四類,具體分為文物類珠寶、名石和觀賞石類、錢幣類郵票類、文獻類、票券類、商標類、徽章類、標本類、陶瓷類、玉器類、繪畫類。近年來,隨著收藏市場的繁榮,一些超高端白酒也逐步進入投資理財市場,這與國內經濟整體的穩定有關。最核心的一點是,名莊葡萄酒資源雖然也具備稀缺性,但有一點是無法復制的,名莊酒不敢保障其不會貶值。
相信中國的新富權貴還沒有發燒到這種無知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