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原酒“獨角戲”精彩紛呈,通過企業個體的靈活經營,與用戶之間達成緊密通暢的合作關系,既繁榮了原酒經濟,也擴大了酒類消費市場。隨著行業不斷發展,差異化、個性化的消費需求不斷凸顯出來,這種各自為戰的“獨角戲”經營模式面臨新的挑戰。
首先,品質成為主導原酒貿易的核心要素。由于原酒企業個體規模有限,流動資金不足,需要依靠持續的產品流通維持企業運轉,原酒儲存和新酒銷售便構成了難以調和的矛盾;其次,隨著酒類市場集中度越來越高,區域骨干企業的市場份額持續增長,缺乏品牌基礎和品質特色的小酒廠日漸困頓,原酒需求的集中與原酒生產的分散,又構成了供求關系之間的矛盾;此外,原酒企業出于提升自身利潤空間的考慮,普遍強化了原酒品牌的塑造與傳播,但由于文化積淀缺失,導致原酒企業的品牌建設事倍功半,甚至遲遲難以找到準確的品牌訴求點,品牌效應的市場需求和品牌底蘊的先天不足,成為限制原酒企業拓展市場的矛盾。
由于上述三種矛盾為代表的種種原因,原酒“獨角戲”風光不再,與客戶之間的合作緊密有余而穩定不足,關系通暢但缺乏共同的價值取向。要破解矛盾、走出困境,原酒產業化是正途。
通過整合經營,走產業化發展的道路,原酒企業可以進行統一的原酒儲存,節約成本,并與行業機構、專家進行整體對接,對原酒質量進行動態的鑒評考核,作為質量依據。產業化聯營可以為個體規模偏小的原酒企業帶來更實惠的融資政策,如統一經營、聯合發展的多家企業,自愿組成一個聯合擔保體,聯保小組成員之間協商確定授信額度,向銀行聯合申請授信,以多戶聯保的形式,每個借款人均成為聯保小組其他成員的保證責任人,為向銀行申請借款而產生的全部債務提供連帶保證責任,從而獲得銀行的更大額度授信業務。由此,原酒儲存和文章來源華夏酒報資金局限的瓶頸也就迎刃而解了,產品品質有了可靠保障,企業發展將進入良性階段。
通過整合經營,走產業化發展的道路,多家原酒企業可以將產品進行統一存放、統一評價,引入更加透明、權威的質量評價制度。
有了充足的產能儲備,原酒企業與客戶的貿易合作將更趨向于穩定,甚至可以將數量充足、質量等級明確的原酒產品作為投資項目,吸引大宗買家進行長線投資,從而將原酒產品隨儲存時間而增值的潛能,充分地釋放出來。
通過整合經營,走產業化發展的道路,原酒企業將回歸到生態資源優勢的品牌訴求本質。
譬如,瀘州當地擁有大量原酒企業,他們在品牌傳播上究竟該如何表述,如何打動客戶?“瀘州”就是其最大的資本,因為這里是中國獨一無二的“酒城”,是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賦予了這里釀造濃香型白酒的珍稀資源,并且具有典型的、深受全國各地消費者認同的“瀘州”風格,這就是瀘州原酒企業的品牌核心——“酒城”就是品質與特色的代言。而這不是僅靠一兩家企業或政府部門的宣傳就能達到的行業效果,需要以產業化發展為目標,整合更廣泛的行業資源,統一口徑、集中宣傳,從而實現區域產業的品牌效應和企業個體的品牌效應相互促進、相互拉動的良性循環。
當然,原酒的產業化發展不僅僅局限于企業的聯營合作,更要聯動各界資源,創新經營模式,比如建立統一的交易采購平臺,比如建立科學的質量鑒評制度,比如企業經營策略、產品定位的差異化表現,是原酒產業化發展不可或缺的支點,告別“獨角戲”,原酒將舞出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