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自珍有詩曰:“九州風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
酒業生機勃勃的發展也仰仗大批的人才,但人才不會從天而降,需要依靠我們自身去精心培養。
人才就是特長明顯、才能出眾,學習領悟能力、開拓創新能力較強的人。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酒業深切地感受到產能過剩,產品過剩,人才短缺。因此,許多企業認識到:要把人力資源作為企業的第一資源,把人力資本作為企業的第一資本,把人力資源開發戰略作為企業的第一發展戰略。但人才培養要取得實效,還有許多工作必須扎扎實實地開展。
首先,培養人才要有完整而清晰的目標。酒企需要的不僅是某一類人才(如釀酒科技人才),而是多類人才(如經營銷售人才、企業管理人才、資本運作人才、宣傳公關人才等),以造就一個復合型的人才團隊;需要的也不僅僅是白領人才(如專業水平突出的技術干部),而是藍領人才(如各類工藝精湛的工人師傅)同樣受重視,以形成一個梯隊型的人才群體。
其次,培養人才要有釀酒行業的特色。酒業作為傳統食品產業,有與其他一些產業不同之處。如在生產技藝的某些方面,還需要眼觀、鼻聞、口嘗等感官經驗,走的是師徒相傳的路子。
因此,一些酒企開展拜師活動是育才的一種好方式。但師徒結對傳藝,對師傅來說應具伯樂相馬的氣質。
有識才之眼,善于發現他人的長處,不論資排輩;有愛才之心,取其長避其短,不求全責備;有護才之舉,允許犯錯誤允許改正錯誤,不一棍子打死;有育才之道,對年輕人言傳身教,幫助他們超過自己,不中斷企業的接力賽。
再次,培養人才要有廣納賢士的胸懷。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企業要成就大事業,必須造就群英薈萃、少長咸集的精英隊伍。眼睛向內,以求賢若渴的心態從員工中選拔培養;眼睛向外,以周公吐哺的心胸從人才市場聘請職業經理人等。
近年來,一些酒企與院校掛鉤,根據企業需要定向培養學生或把員工送到院校進修;也有的酒企自己辦校辦班培養人才,同時鼓勵員工自學成材,這些都是短、平、快的好方法。
最后,培養人才要有留人用人的措施。人才留得住才有用,人才用了才留得住,這就是人才問題的辯證法。
文章來源華夏酒報 酒企要用待遇留人,收入向人才群體傾斜;要用感情留人,充分關心和信任人才群體;要用事業留住人才,讓人才有充分施展能力的用武之地。
其中,用事業留人是核心。酒企要為人才搭建發揮的舞臺,讓他們表演自己的絕活和特長,這既是一種展示也是一種檢驗。